时间:2019.3.2日晚,7:30-10:30
地点:国土局
点评嘉宾:郭飞
特邀嘉宾:张海松
参加人员:因诵结缘会长、骨干诵友
文‖李清心
今天终于静下心来,将因诵结缘读书会第二期朗诵艺术沙龙的感悟记录下来。
这期沙龙的最大感悟是两个字——走心。
我选择的朗诵作品是1号,事先并不知道1号作品是岳飞的《满江红》,怕自己读不出那种气势和感觉,曾想换掉,但最后还是决定试一试,毕竟没有谁规定女人不能读《满江红》。
那几天我除了工作,其它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朗诵学习和练习中,先分析作品,然后在网络上搜索各大名家对《满江红》这部作品的诠释,从中寻找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模仿——我比较喜欢王刚的版本,不失慷慨和气势,但又有着几分压抑与愤懑。经过几天的反复练习,记性不好的我,居然能将整首词背了下来。
也许是因为舞台经验不足的缘故,尽管自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到了上台表演的时候,仍然紧张到忘词,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大屏幕,而且,身体也不受控制地发抖,只得挪动身体来缓解紧张。
这次邀请的主评郭飞主席,对我的朗诵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我的不足:结尾处过于仓促。
海松老师的评论给了我很大信心,他说我这次的表演让他眼前一亮,气势和节奏感都出来了,对作品的理解也比较到位,虽然不完美,但是颠覆了他对我的印象。
海松老师笑谈初次听我朗诵的感觉——满口的塑料普通话,十个字有七个字的发音不标准……
我回想起去年端午节时,会长组织了一场“聂鑫森文学作品朗诵赏析会”,会长安排我与另一个诵友搭档演母女,我演女儿,因为我从没学过表演,也刚刚才接触朗诵,排练了数次都没找到感觉,最后在彩排的时候被海松老师评价:太“嫩”了。我坦然接受这个评价,老师说得对,对于朗诵表演,我真的是经验不足,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那次之后,我陆陆续续地参加了一些朗诵活动,上台的次数多了,胆子也渐渐大了些。虽然这次沙龙在台上还是会紧张,但是,腿抖得没那么厉害了,还受到了海松老师的肯定,也算是小有进步吧!
这次沙龙,最大的收获是对朗诵中“情感”的认识。
有的诵友是在朗读,而不是在朗诵。
关于朗诵,我听张海松老师说过许多次:节奏是生命,情感是灵魂。
如果光有节奏,那不是朗诵,而是朗读。
什么是朗诵?朗是大声地;诵,是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
大声,也是有讲究的,不是拿着嗓子吼就叫大声,应根据作品的内容,向受众传达自己的情感。受众,可以是眼前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比如,朗诵一份情书,你的受众就是情书里想要倾诉的对象)。
“诵”,是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念。高低抑扬,并不是单纯的声音上的处理,而是要投入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心”。
只有走心,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感动受众。但若想感动他人,先要感动自己。
感动的基础在于研读作品,理解作品。
株洲984主持人小麦麦在沙龙上分享了他的感悟:以前在做节目时,从没想过要“走心”,只是力求不出错,因为说错一个字就扣50块,他的关注点在“不出错”上面,现在才明白到,要“走心”,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只有获得了听众认可,才能吸引听众,让听众愿意去倾听……
其实,在参加沙龙之前,我有过犹豫,要不要参加,因为晚上7点半正是饭店生意的高峰期,我担心走不开,也担心会迟到,更担心在台上会紧张失态,思前想后,最后下定决心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没有错,一个朗诵爱好者如果想要取得进步,光听老师讲课和看视频是没用的,关键是要实践,多上台,多听老师的反馈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取得进步。
期待第三次沙龙的到来!
上一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