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稻草场
地震之后的那天晚上,全村子里很多人都抱着被子和席子,来到了东边不远处的稻草场那里,稻草场很大,里面都是很多稻谷草堆成的草垛,每次庄稼收获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会把田里收割的稻谷捆好,然后挑到稻草场里,堆在一起,每家每户都堆那块属于自己的草垛。大家的手艺都很好,稻谷越堆越高,有时候需要经常搬梯子过去往上堆起来。尽量把稻谷那头往里面堆,只把稻谷杆子朝向外面。就这样整个稻草场里,堆满了很多大小不一的草垛。
稻草垛经过一两周太阳的暴晒后,基本上已经把很多水分蒸发掉了,这个时候,村民就会把牛牵过来,按照顺序和批次,排队把稻谷从草垛上搬下来,放在后面一块水泥地上,那个水泥地是专门修来碾压稻谷的,水泥地旁边有几个碾压稻谷的圆柱石墩,一般人很难抱起来,但可以在地上推着滚动。小的时候,阿雨经常和其他朋友来到草场里推动石墩玩。
碾压完后的稻谷,需要重新用扬叉(用来翻弄稻谷的一种农村工具,当地村民的叫法)把稻谷翻一面,再把牛牵过来,把绳索和套具(农村里专门做的用来套在牛的脖子那里,方便牛能拉着石墩往前走,时间久了,那些经常劳作的牛,在脖子那里已经留下了很多老茧。)放在牛的脖子中间那块,这样就可以在牛的后面赶着牛一圈一圈的拉着圆柱石墩,一遍又一遍转圈碾压稻谷。需要碾压很多圈,才能把那些稻谷都碾压下来。那个时候在农村里,没有什么先进工具和机器,只能人工来做这些,那些牛也成为了最得力的帮手了。只是天气很热的时候,牛儿经常会累的喘气,于是村民会让牛儿休息,或牵到水塘边喝水。
小的时候,阿雨就是经常这样跑到稻草场里,看着父亲或母亲在那里牵着牛儿,一遍又一遍的碾压稻谷,碾压几次后,就会把牛儿牵到树荫下休息。然后把那些稻草都铲起来,堆在一块,此时地上就呈现了一片金黄色的稻谷,一粒一粒的,这就是丰收的成果。此时的稻谷还有很多碎屑,需要把稻草弄干净,捆成一堆一堆的稻草,堆在那里,形成了草垛。可以挑回家里烧饭。
地上的稻谷还需要铲起来往上空抛一下,让风吹走那些碎屑,就这样,多抛几次,把那些稻谷都一遍又一遍的抛完,基本上就可以把那些稻草碎屑吹到一遍,形成了一个碎屑小山坡。而另一边则形成了稻谷小山坡。那一堆稻谷,就是村民辛苦劳作后收获的,经过了多层工序,才得到的粮食,每一粒粮食都得之不易,那些稻谷随后还需要用袋子装好,一袋一袋的装在板车(农村里专门用来运送重物品,或稻谷的木质车子,有两个轮子,板车前面有两个圆形把手,村民站在前面,肩膀上套着绳子,两只手抓着把手,往前走,就能把板车上的物品运回家)上,运回家里。每次运回家里时候都会经过不少颠簸坎坷的路面,还有一些小水沟凹槽,阿雨会和哥哥在后面用力推动板车,父亲或母亲就会在板车前面用力拉着往前走。每一车的稻谷运回去都会满头大汗。后来阿雨长大了很多,就会让母亲在后面,自己在前面拉着板车往前走。为了不让母亲在后面推,阿雨都会用力拉的很快,有时候母亲也跟不上脚本。
上学后的阿雨,经常用板车拉着装好的一袋袋稻谷,到隔壁村子那里碾碎稻谷,榨出大米出来。然后把大米一袋袋装好,另一边稻谷的壳子就变成了糠,也需要一袋袋装好,跟大米一起装在车上运回家里。那些糠就是阿雨家里猪最爱吃的粮食了。
这些是阿雨那个稻草场里的事情,在稻草场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由于没有机器的时代,全是人工体力劳动,所以那个时候的稻草场充满了热闹和生机,也成为阿雨小时候最快乐的玩耍场地。后来生活质量提高了,出现了机器,很多事情就不需要人工操作,全是机器取代了。稻草场慢慢的变得孤零零了,似乎再也没多少人去光顾,没多少人去看稻草场一眼,曾经热闹异常的地方,已经被时代遗忘,被村民放弃,那些充满历史痕迹的石墩,放置在稻草场那里,许久没人动过,长满了青草,在每一处草垛旁边,长满了很多野草,最后整个稻草场变成了一片杂草丛生的地方,只是那里埋藏了很多村民大半辈子的回忆。
地震那晚,稻草场还未曾被抛弃,大家都准备好了被子和席子,找到了每家每户所在的稻草垛,在地上铺了很多席子,然后躺在地上,简单的搭个蚊帐,就可以美美的睡一觉,外面的天气很凉快,没有在家里热,所以能来到外面睡觉,看着天上的星星,聊聊天,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不一会功夫,整个稻草场里就铺满了床和蚊帐,以天为被子,以地为床。就这样在这里睡觉,也是很惬意。大家都在讨论白天地震的事情,害怕担心地震会再次出现。所以小心翼翼,也不敢回家。
父亲和母亲在另一个床那边,也搭了蚊帐,在聊着地震的事情。阿雨则和哥哥在另一处,睡在蚊帐里,地上铺着席子,在席子的下面铺着很多稻草,很柔软。整个稻草场上,说话声未曾停过,不绝于耳。
晚上的蚊子比较多,所以搭建蚊帐是最好的办法,如果点蚊香就怕烧着了稻草。随着夜晚的风吹过,给大家增加了不少凉意,在本就炎热的晚上增添了许多凉快。
正在阿雨要睡着的时候,忽然听到了有些低沉的轰鸣声,似乎又来自地心,又是那个熟悉的声音,很低沉,如果不用心听,无法感知到。地上也很难感觉到晃动的感觉,只是阿雨知道,余震一直未停过,还在持续进行。也不知道这些余震持续多久。只是已经变得很弱了。阿雨有些害怕的叫父亲母亲听一听,希望得到一些安慰。阿雨的哥哥也听到了。然后其他很多村民都安静的听着,一会就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也不知道那一晚大家都讨论这个事情多久,也不知道那一晚大家都坚持到了几点,只是很晚很晚,从来没有这么晚睡过,在农村每天吃完晚饭后,都会很快睡觉,也很少有人出来在外面走动,因为外面一片漆黑,一个人的话会很害怕,没有路灯,也没有其他人,所以每家每户在夜晚都会很早睡觉。在阿雨村子的西边坝上,那里有好几个坟墓,也不知道在那里多久了,每次到坝上走过去,都会经过那几个坟墓,而那几个坟墓的分头正对着大坝的路边,每次走路过去都会很害怕,几乎不敢去看一眼。这在农村已经很常见了。
夜晚里的稻草场也很安静,没有灯,只有村民的手电筒,偶尔照亮了一下。然后是一片漆黑。稻草场的周围是很多农田,里面正长着很多水稻。在农田的不远处是一片水塘,里面长了很多荷叶和芦苇。在夜空下,那一片显得很幽静漆黑,似乎感觉到一丝丝凉飕飕的寒意。
微风拂过,夜晚里的阿雨似乎很难入睡,偶尔的动静会把他惊醒。随着微风不断拂过去后,阿雨感觉到一丝丝凉意,忽然很害怕这里会出现什么。因为这里也许多少年前曾埋葬了多少人,都是未知之数。后背港里死了多少冤魂也是未知。整个周边有多少不安分游荡的鬼魂,也不知道,虽然阿雨从小在爷爷那里待着,每天看着爷爷念经,看着那些庄严的菩萨,也不信那些迷信,但当在黑夜里,面对这些情况时候,心里还是会发怵,时常提心吊胆。
“呜呜,呜呜”似乎在远处传来这种奇怪的声音,阿雨不经又一次醒了,睁开眼睛,看到了天空里闪耀的小星星,然后把眼睛瞟向周围,一片漆黑,也不知道声音发自哪里。只是感觉有一些凉意,感到一丝丝害怕。于是阿雨赶紧闭上眼睛,不敢去想,不敢去看。村民都睡着了。也有一些村民发出了酣睡声。
“呜呜,呜呜,呜呜。”这一次的声音似乎更长了,也更响了一点,阿雨似乎又听到了,紧张的不敢睁眼,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阿雨偷偷睁开眼睛,看向后背港坝上那边,在那一片水坝那里,有些亮的东西在窜动,在黑夜里异常显眼。
阿雨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向不远处的后背港水坝那里,终于看清楚了那里闪动的东西。伴随着这些令人发毛的声音,阿雨惊出了一身冷汗。
水坝上那里有一个不明的火在窜动,就是几个火在那里晃来晃去,也没看到人,也没看到火的源头,蓝色火苗和黄色火心在夜空中是那么的刺眼。
阿雨忽然想到,后背港另一边过去是一座不高的山,山那里是一处坟场,有很多很多坟墓在那里,面对着阿雨这边,而那些窜动的火,正是鬼火!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