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的妈妈爱烧香,她对心中的神灵充满虔诚。
年轻的时候他和大多数的妇女一样,勤劳持家,把儿女养大,把生活过得更有盼头。
丈夫虽然是个乡干部,只是在众人眼里看起来有个体面的工作而已,生活过得并不如意。
丈夫在乡政府做事处处小心翼翼,只要犯错就会被人揪住辫子不放,那么一家人也要跟着遭殃。
云霞的爸妈生活过得循规蹈矩,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们并没有撒手不管,放学后,云霞的兄弟姐妹,老老实实的趴在小板凳上或桌子上写自己的作业,只有作业完成,妈妈检查完之后他们才能出去玩。
这个妈妈定下的规矩,一直坚持到她初中毕业,眼看着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妈妈也渐渐地放松了对他们的监管,只是偶尔会问问,并不像小时候那样认真地去检查他们的作业。
家里有几张嘴要吃饭,光靠云霞爸爸的工资很难维持。云霞的妈妈头脑很灵活,也能拉下面子,先是做了一个手推车,购置了打烧饼的炉子,在街上卖烧饼,后来卖些小孩的玩具,有时候就在东西南北街上,阴天下雨的时候她就在计生委大门的右侧,有一小片空地,撑个大雨伞,勉强能够盖住她的手推车。
好的时候,妈妈一个月挣的钱顶爸爸半年的工资,妈妈会去割一斤猪肉,炒个青菜和豆角,改善一下伙食,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倒也知足。
云霞的妈妈生了一场病之后,说话的声调变了,性格也变了,那时候云霞正在上高中,她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后来听奶奶说,可能是因为爸爸的官被人挤掉了,妈妈受不了打击,很长一段时间人的精神都处在恍惚之中。
云霞和妈妈的感情不温不火,云霞排行老二,在几个孩子当中,她属于自力更生的那一种,衣服自己洗,饿了自己找饭吃,不被重视,也没有过多的被排挤。
时间能够冲刷人的记忆,云霞结婚后随丈夫搬进了城里,爸妈住在郊区的老房子里,云霞想回家看看,只需要让丈夫开车10分钟便到了,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云霞也理解了为人父母的艰难,内心深处不免对父母又多了些敬重。
现在的年轻人都讲究拼事业,拼挣钱,云霞和丈夫结婚后,也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起步的,不到10年的光景,该有的渐渐的都有了,他们很享受这种奋斗的过程。
最近单位里要通过选拔任用一批年轻的干部,云霞的丈夫已经进入到领导的视野,只需要接下来把工作干好,被提拔已经是八九不离十的事了。
刚开始,云霞的丈夫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云霞,因为孩子还小,需要云霞照顾,云霞的丈夫内心很平静,如若有幸被任用,到时再告诉妻子也不迟。
后来领导找了云霞的丈夫谈话,让他甩开膀子加油干,抛掉一切杂念和包袱,云霞的丈夫也在领导面前立下誓言,一定会干出成绩,为单位,为领导,也为自己争光彩。
既然决定要在事业上干出个样来,没有家庭的支持是不行的,孩子还小,需要人抚养,云霞的产假已经到期,公公和婆婆年弱多病,云霞想到了将自己的小孩送给母亲照料,因为她在家除了种二亩地之外,没有其它的事了。
她和丈夫都已经说好了,每个月要给妈妈1500元钱作为酬劳,这样也不耽误她种地也能挣钱,云霞想到这里,恨不得现在就给妈妈打去电话,赶快把这个事定下来。
云霞的丈夫说,咱们还是去一趟面谈为好,谁知云霞回到娘家后,母亲并不同意为她照看小孩,她老人家的心思,云霞也猜不透,为这事母女俩闹得很不愉快。
云霞虽然有些怀疑丈夫的能力,不一定能够胜任即将提拔的岗位,但内心已经想好了怎样为他排除一切困难,好让他一心一意的把工作干好。
云霞动用了自己的私房钱请了保姆,照看孩子的事就解决了。
半年后丈夫被任用干部的批文还没有下来,丈夫整天忙的也是不亦乐乎,家对他来说,更像是个驿站,几个月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从上一次的不愉快到现在云霞也有大半年的时光没有踏进娘家的大门,即便是在自己的老娘过70大寿时,她也没去。
云霞的母亲倒想的开,我不要你那两钱,我也不想给你照看小孩,我把我自己的身体养好,生活好就知足了。
春节到了,一家人团聚,云霞的妈妈给云霞打来的视频电话,她想大宝和二宝了,想看看这俩孩子,那一刻云霞扭过脸去落泪了。
母亲不光爱她,也爱她的孩子,她想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她早就看出来女婿不是当官的料,光想耍点小聪明,走捷径,不去做实事,根本就走不远。与其那样,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把日子过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