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挑战营成长励志写作集锦
解读《重塑心灵》10:如何管理情绪?

解读《重塑心灵》10:如何管理情绪?

作者: 爱狂想的丑小鸭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09:42 被阅读2次

    情绪是本人的信念系统与外界的人事物共同作用的产物

    世上所有的情绪可以被分为两类:“开心”与“不开心”。这种现象让我们更加明了人们过去很少注意自己的情绪感受,而且也更加清楚人们对自己内心究竟是怎么回事所知很少。

    引导人们更准确地体会和说出内心的情绪感受,我惯用的说法是:

    “不开心的背后,是一些什么情绪?”

    “不开心一般不会单独存在,与它在一起的是些什么情绪?”

    “你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文字去描述这份情绪?”

    如果对方对情绪认识很少,这方面的词汇很贫乏,我常会加上一些建议让他选择(但从不假设或武断判定):“不开心的背后,是愤怒还是恐惧?焦虑还是无力感?”

    了解了情绪的真正来源,我们就可以在情绪管理方面有所作为。

    通常因为人们对情绪所知甚少,对于一些所谓“负面”情绪觉得无能为力,经常感到被它们牵着鼻子走,所以最常与“情绪”二字用在一起的动词是“控制”:“我如何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当需要用到“控制”二字时,情绪往往便已经是失控了。如果有人对你说“请控制一下你的狗”,肯定你的狗已经制造出了一些麻烦!更深入地想一想:“控制情绪”这几个字完全是治标性的说法:情绪出现便把它消除。这里没有考虑怎样做情绪才不会出现。若那些情绪根本不会出现,又有何“控制”的必要?

    现在,我们明白了情绪根本不是单纯地因为外界的人事物产生,而是本人的信念系统与外界的人事物共同作用的产物,我们便可重新建立对自己情绪的管治权。

    如何拥有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

    通常人们认为“有修养”就是良好情绪管理能力的同义词,而“有修养”就是不会在人前发脾气,或者哭出来。其实,那只不过是压抑某些情绪而已,价值很低。

    我认为当一个人拥有以下四种能力时,才算有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

    1.自觉力:随时随地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怎样的情绪状态,也就是总与自己的感觉在一起。

    2.理解力:明白情绪的来源不是外界的人事物,而是自己内心的信念系统。也就是清楚了解自己的信念、价值观与规条里什么地方受到冒犯,因而产生情绪。这点也就决定了一个被环境所控制的人,如果产生了无力感,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人生放在自己的手里。因为信念系统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东西,而外面的人事物则是一个人无法控制的。

    3.运用力:认识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和意义,因而可以在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基础上运用它,去获得更多的成功快乐。这使负面情绪总具备正面情绪的性质和价值。

    4.摆脱力:当某种负面情绪不能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功快乐时,能够使自己从这种情绪中摆脱出来,进入另外一种更有帮助的情绪状态中。

    处理本人情绪的方式

    通常人们处理自己的情绪只有三种途径:

    忍:隐藏在心里;

    发:发泄出来;

    逃:使自己忙碌不去想起有关的事情。

    三种途径都没有效果。隐藏在心里造成本人的心情不稳定,形成很多心理症结,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这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发泄出来的方式包括发脾气(这影响了人际关系和别人对你的看法)、暴饮暴食或疯狂购物等行为,每次发泄过后还是觉得不成,经常要重复发泄,造成很大的后遗症。使自己忙碌不去想有关的事情,当时有点效果,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那些引起困扰的事情和情绪便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往往造成失眠问题。

    “NLP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中有很多处理个人情绪的技巧,可分为两个部分:治标和治本。这些技巧都很有效,使人重新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掌控自己的人生,在情绪面前有所提升和突破,而不是无奈和无力。其实,所有心理困扰都会造成情绪问题。处理了问题,情绪便消失;处理了情绪,能力便走出来。能够面对和处理问题,问题也更快更易消失!

    治标的技巧,可分为四类:

    1.消除——把事情引起的情绪消除掉,再回忆那件事情,内心感到平静。这类技巧包括:快速眼球转动脱敏法、消除因亲人去世的悲伤法、改变经验元素法等。比较复杂的技巧有消除恐惧法、重塑印记法、化解情感痴缠法等。

    2.淡化——把内心的大部分情绪感受化解,只剩余轻微的感觉。这类技巧包括现场抽离法、逐步抽离法、生理平衡法、混合法、海灵格法等。减压法能减轻因压力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如果情绪来自本人的能力欠缺,则可以运用可增添能力的各种技巧。

    3.运用——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有其正面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给我们力量便是指引我们行动方向。所以,凭着内心的情绪,我们可以做很多使自己提升、三赢的事。

    4.配合——接受内心的情绪,做最能配合它的事。就如疲倦时不应开车,心情不好时避免做出重要的决定,愤怒和有压力时去运动而不要谈判,担忧和伤感时把需处理的事减到最少。

    治本的技巧也可以分为三类:

    1.改变本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因为情绪的真正来源是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当它们改变了,同样的事情出现时,这个人的情绪状态便有不同。这类技巧包括换框法、信念种入法、价值定位法等。如果所涉及的信念属于“身份”的层次,则自我整合法、接受自己法等会很有效。

    2.处理涉及本人身份层次的问题——这可以是一些关于身份的局限性信念,或者与家族系统有关的身份问题。可以运用家庭系统排列方面的概念和技巧做出处理。

    3.提升本人的思维处理能力——这类技巧,在于增加一个人的智慧,不能寄希望于学习一两个专题技巧便能达到完满的境界,而需要不断地修炼。NLP的十二条前提假设便是属于这个范畴,若能在每一件事中都充分地实现这些前提假设,人生里绝大部分的困扰都不会出现。

    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

    处理他人情绪通常会有四种没有效果的类型:

    1.交换型——给予一些对方在乎的价值去驱使对方的情绪暂时消失,例如给小孩子糖果要他停止哭泣,带对方去唱歌饮酒以驱走情绪。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因为没有对引起情绪的事情做任何事,只要那些价值消失,同样的情绪会再次出现。

    2.惩罚型——把情绪看作恶毒的东西,是不应该出现的,对方应因此而受罚,就像威吓孩子说再哭便会打他。若对方是成年人,惩罚包括拒绝沟通、不闻不问、冷言冷语、斥责等。这样孤立了对方,并不能舒缓他的情绪,而只会使他产生更多的情绪。

    3.冷漠型——认为成年人应该有能力使自己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或者不应把情绪显露出来,同时又认为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处理。所以,这种类型的行为模式是完全漠视对方的情绪,对对方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者示意对方应自己处理好情绪。

    4.说教型——顾名思义,这种类型是说大量的道理,而不顾对方的感受,这很容易使对方陷入更大的情绪困扰中。

    有效的方式是EQ型的方式,让我们先来看看“EQ”(情绪智能)是什么。

    “情绪智能”来自英文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这个名词是因1995年美国人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所写的书《Emotional Intelligence》而受人注意的。这本书主要的意思是指出一个人的成功,IQ(智力)只占小部分(20%),而EQ占80%。该书说EQ包含五个意思:

    认识自己的情绪

    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效推动自己

    认识别人的情绪

    处理好人际关系

    我认为只用两点便能充分解释EQ的意思:

    清楚认识和正确运用情绪去帮助自己

    了解和分享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整个世界都忽略了一项对人类的成长及延续十分重要的工作:培养健康的心理。这需要在孩子的年龄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最好成年之前便充分完成。而教导孩子认识和正确地对待情绪是最基本的部分。这是说,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应该开展情绪智能的教育工作了。

    正确处理他人情绪的方法共有四个步骤:接受、分享、肯定和策划。

    1.接受——接受是注意到受导者有情绪、接受有这份情绪的他并如实告诉他。例如:“你看来有点情绪,愿意与我谈谈吗?”或者:“我看到你有点怒气,什么事使你生气呀?”

    接受绝对不是批判(“你怎么可以又发怒啊!”),不是否定(“你不应该在这里发怒的!”),不是表示不耐烦(“唉,你又发脾气啦!”),也不是忽视(好像完全没有事般平常闲谈)。接受就是“你这个样子我是接受的,我愿跟你沟通”的意思。

    2.分享——永远先分享情绪感受,后分享事情的内容。就算受导者反复或坚持先说事情内容,你也需要巧妙地把话题先带到情绪感受的分享。情绪感受未曾处理,谈事情细节不会有效果,往往只会使对方的情绪更大。

    先分享情绪,应该做的是帮助受导者去捕捉内心的情绪。一般人们对情绪认识不多,他们不懂得用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因此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时会有困难。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帮助受导者把内心的情绪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例如:“我敢说,那使你觉得尴尬,对吗?”或者:“你感到被人拖累了,是吗?”

    如果受导者总是想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谁人对错等,可以用语言把他带回到正确的方向(即先处理情绪),例如:“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现在内心的感觉怎样。”或者:“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啦!现在你心里觉得怎样?”

    帮助受导者描述他的情绪,并不是告诉他那是应该有的感觉。而只是单纯地帮助他正确认识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并且帮助他找到或发展一些表达情绪的词汇。

    一个人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的感受,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同时感到失意、愤怒、混乱、被出卖、妒忌等。当一个女士感到难过,她可能同时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他们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所面对的事情。

    当他们充分表达完情绪后,你会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及语气等都已经有舒缓的迹象。

    后分享事情,意味着如果上述情绪分享做得好,受导者会表现得平静了一些,这时才引导对方说出事情的细节,好让你知道该怎样进一步引导他们。

    3.肯定——应该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就是说,勾画出一个明确的框架,里面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部分,并就这些可以接受的部分给受导者以肯定。框架外面则是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应当明确指出并质疑。给予肯定之后,会更容易引导受导者注意到和愿意针对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而有所改变。

    例一:“你对小张拿走你的游戏机的行为很生气,我明白你的那份感受。但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现在他也想打你。这样,你俩便不能做朋友了,对吗?”

    例二:“你感到妒忌是正常的,因为他比你先升职;但你用难听的字眼当众骂他,使同事们包括上级都听到了,他们会更觉得让他升级是对的,你以后超越他的机会不是更少了吗?”

    给予肯定使受导者保留了他们的尊严和自信,他们会更愿意听从你的引导。重要的是让受导者明白他的情绪感觉不是问题之所在,而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觉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能被接受,或者会有效果。

    4.策划——有负面情绪的人现在会想:“我有这样的情绪原来不是错误,但是应该怎样去处理问题呢?”要帮助他解决问题就要询问他想得到些什么,然后与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你可以引导他说:“凡事都有至少三个解决办法嘛,让我们一起想想,如果重新来过,怎样做可能会更有效果?”或者:“下次同样情况出现,怎样才是更好的做法,使效果更理想?”或者:“避免同样的不如意的情况出现,你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重塑心灵》10:如何管理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rg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