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简友广场
《非暴力沟通》:话语竟是伤人的利器

《非暴力沟通》:话语竟是伤人的利器

作者: 西西大实话 | 来源:发表于2022-05-08 08:53 被阅读0次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即便自己身边没有多少暴力事件,却处处充满着沟通带来的暴力,他们来自家庭,情侣以及朋友之间。

可怕的是,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言语却时常引发他人的痛苦。或被他人的言语带来痛苦。

我们以为自己爱自己亲近的人,以为自己爱自己,可我们却用语言给自己和亲近的人带来痛苦。

小的时候,我特别活泼贪玩,也爱举手发言,老师每次批评我爱讲话爱动,掐我脸体罚,使用惩罚型强制力,接着全班的同学几乎都拿了红领巾,而我没有。渐渐地因为害怕惩罚我越来越不爱讲话了。

然后,大人开始说我“你怎么老是这么内向?老是不爱说话?”,如书中所说,评判和批评总会激起人们反抗的欲望。

大人越是这么说,我越是不乐意说话,越是沉默寡言。我还想起身边许多脾气特大的人,每天都要火气烘烘地冲你来上两句,那感受可别提太难受了!我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常常一说话也会带有评论和批评,尤其是上火的时候。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们满足了基础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我们渴望,得到需求与爱,希望自己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得到接纳和理解,不希望自己和身边的人在关系中的状态充满了相互纠错和指责的。

然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太少人愿意聆听我们的需求,我们也很少给予自己和给予别人爱。

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

无疑非暴力沟通给了一个很好的爱自己,爱别人的沟通方法。它的流程如下,可以写成小纸条时刻提醒自己:

1.观察:我们观察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不做任何的评判。那么如何区分观察和评判?

观察到的是事实,而评判并非是事实,例如,你“总是”迟到,你“每次”都这样,等类似的语句。

人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和主观意见加在自己的言语中。尤其是很多家长爱对孩子贴标签,爱去比较,反而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如何只观察不评论?譬如以上的句子改成“你今天9:30才到,比上班时间迟了半小时。”就是描述事实的语句。

不要道德评判,指责,侮辱,贴标签,批评,比较和分析!

2.表达感受:表达出我们观察到这些事实时的感受,是感到伤心,害怕,喜悦,有趣还是心烦呢?

3.看见感受背后的需要:表达出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要相关联?

4.表达请求:表达出一个具体的请求。要注意区分请求和要求,请求是可以面对别人的拒绝的,而要求则不可以。要使用正向和具体的语言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请求他们去做什么,而非不要做什么。除了使用正向语言,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举个非暴力沟通的栗子:今晚回家可能快九点了,不好打车(描述事实),我感到害怕(表达感受),我想要有人陪我(表达需要),希望你可以来接我好吗(表达请求)。

我发现自己和身边的说话真都蛮隐晦的,有时候得互相猜来猜去(还不一定猜对),就是不愿意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请求,取而代之的是生闷气或是发脾气,而对方却一脸懵逼…所以真的要学会表达请求哇~

在沟通中需要注意什么?

1.不要道德评判,指责,侮辱,贴标签,批评,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悲剧性的,引发的是对方的防卫和抗拒。也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卢森堡博士说: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2.不要做比较,在《如何让自己活得很悲惨》一书中,作者建议读者,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悲惨,就去学着与他人做比较。

3.不推卸责任,当我们将行动的原因归咎于外界因素时,我们就在推卸责任。

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

在非暴力沟通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便是倾听,需要我们将注意力全然地聚焦在他人所想传达的信息上,给予他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地表达。

学会“不去做什么,只是在那里”。我们不去评判,也不去建议,不先入为主,也不去同情。就坐在那里静静地聆听和体会,静静地给予同理心就好。

如何更好地爱自己?

“不要因为羞愧,内疚的原因改变,我们的改变是出于想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接下来,是如何爱自己的课题。不可否认,做错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对他人批评,也对自己批评。

之前有段时间我很注意饮食,导致每次嘴馋了吃零食过后都会苛责自己。

也许当我的羞愧之心升起时,我可以去观照它,感受它。顺其自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找到自己情绪背后的需要。

接着,自我宽恕,而不是用暴力的语言评价自己,指责自己。

如何更好的爱自己,你要:

☑️相信自己的独一无二,善意地对待自己,转变每时每刻的自我评价。

☑️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找到自己情绪背后的需要。

☑️学会自我宽恕。

☑️“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是我选择了去做。可以这么来表述:“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

在我看来非暴力沟通和爱自己都是一生的功课,这个训练过程是长久的,需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即便最近在看这本书,我也时常被情绪指引着,说出不好听的话。但我会学着反应过来,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解决。

前两天在知乎看了一篇文章叫做“一个家庭往上走,有什么建议?”,答案里提到,最重要的是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要情绪稳定,那么不引起冲突的“非暴力沟通”就太重要了。

如果有人面对非暴力沟通不接招,也要学着关注他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坚持地实施自己的学习成果,而非急于获得反馈。

如果他人还是无动于衷,而我也觉得愤怒,那就接受自己的情绪,接着做几个深呼吸放弃非暴力吧。

相关文章

  • 《非暴力沟通》:话语竟是伤人的利器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即便自己身边没有多少暴力事件,却处处充满着沟通带来的暴力,他们来自家庭,情侣以及朋友之间。 可...

  • 2017/8/21 非暴力沟通1/5 读书笔记

    语言通常也很伤人,用不伤人的话语和对方沟通可以叫做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一感受,二观察,三需...

  • 你需要的沟通技巧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001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并非只有动武才叫暴力,在语言上使用伤人的话,也是一种暴力。...

  •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美】马歇尔·卢森堡 001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用不评判、不比较、不强人所难、直面责任的话语进行沟...

  • 其实你很“暴力”,只是你不知道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 通过阅读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我才意识到自己竟是一个“暴力”的人。尽管生活...

  • 《非暴力沟通》樊登读书会2018.4.23

    《非暴力沟通》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作者在书中写到:“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

  • 3.言语简单粗暴易伤人

    十一《非暴力沟通训练营》2016.12.13D3C3 《言语简单粗暴易伤人》 今...

  • 三月份阅读书单

    书籍:《白雪乌鸦》《皮囊》 电子书:《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 音频:《沈从文自传》《廊桥遗梦》 电视:《士兵...

  • 窝窝头丨图卡02 遇事先观察(20200608)

    关键词:非暴力沟通、观察 非暴力沟通第一要素之观察,观察而非评论。 观察不等于评论,观察强调的是用客观的话语描述所...

  • 原来一切都会改变

    话语是最伤人的利器 不熟悉的话语从熟悉的脸上迸出时 一切都在改变 那熟悉的脸 喜剧般的变大 对,我想到的词就是喜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话语竟是伤人的利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of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