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史学习系列笔记
摄影史|二战后的人文主义

摄影史|二战后的人文主义

作者: 泰勒阿保机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7:28 被阅读0次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8)

《摄影的精神》第三章 某些决定性的时刻(也许是?)

上篇笔记简单总结了历次现代战争与摄影关系的演变。本篇承接20世纪30-40年代“纪实摄影构建”的时间线,来到二战后。

马格南图片社(1947)

战后欧洲由两种意识形态主宰着,它们例证了对待战争的正反两种反应。负面的反应是退回自己的内心世界,仅对自己个人行动负责,这种哲学是存在主义——“个人界定一切”。

而马格南图片社则是一个正面反应的例子,扎根社会生活,这是人文主义的态度。很多摄影者试图表现得更为同情,而不愿介入,宁愿记录平庸和日常的生活。他们积极提倡希望勇气这类价值,并把温和的情绪引到摄影中来。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国模式,但很快便在世界上流行起来,一方面是因为其人道主义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因为摄影师独自拿着小型相机,在马路上逛荡捕捉生活瞬间,有很大的吸引力。

罗伯特·杜瓦诺《市政厅前之吻》

可以说马格南图片社界定了摄影这一行的道德规范,制定了其范围和志向。而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念,给战后新闻摄影美学下了定义。

事实上,把决定性瞬间界定为,当形式和内容合在一起产生出一个影像,其中感情的、诗意的和智慧的元素得以实质地体现,从而给影像以真正的意义,这样似乎要好些。

布列松本人对“决定性瞬间”这个提法是持怀疑态度的,他的著作原来的法文标题是《偷来的图片》,在英文版出版时才被定为《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从他给同事扉页上的题词:“某些决定性的瞬间(也许是?)”可以看出,布列松心里非常清楚,凭空抓住一个瞬间,把它从背景中脱离而凝固起来,给他一个它能够也许不能够承受的意义,这简直是一种悖论。

卡蒂埃·布列松 拍摄于1945年 德绍


人类大家庭(1955)

1955年,时任摄影部主任的爱德华·斯泰肯 在MOMA展出的《人类大家庭》,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倾向的巅峰。但同时也突出了摄影人文主义倾向的矛盾。

这次展览展出来自68个国家的273位专业和业余摄影师的503张照片。正如展名所显示的,展出的基本目的是要强调人类是一个大家庭这一观念。斯泰肯 打算举办民粹主义性质的展览,并传递乐观向上的信息。就摄影而言,它聚焦于人文主义学派的新闻摄影,成为前所未见的最大的摄影专辑。

展览受到公众的欢迎,同时引来知识界的严厉批评。首先矛头所向是它的伤感气氛和过于简单化的信息;

过于注意相似,而忽略了人类难以琢磨的信仰和偏好(而正是这些不可调和的偏好,把人类分成了不同的国家、党派和集团);

在它对政治的否定(或有意忽略)以及过度的糖衣下,真正的隐而不露的信息是:美国赢得了战争,美国价值观是世界上卓绝的意识形态。

从摄影角度看,7年后接任MoMA摄影部主任一职的约翰·萨考夫斯基 不无讥讽的指出:“展览的基本主题——一切人都基本相同——要求一切照片看上去都基本相同。”

“意义由语境决定”这一事实,以《人类大家庭》展览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被证明了。

尤金·史密斯《走向天堂花园》 成为《人类大家庭》展览中标志性的形象

摄影史中属于人文主义的高光时刻,由1947年马格南图片社成立开启,到1955年MoMA《人类大家庭》展览达到巅峰,同时也凸显出自身的矛盾与问题。下篇笔记,作为对战争的负面反应,存在主义开始在摄影史中登场。

相关文章

  • 摄影史|二战后的人文主义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8) 《摄影的精神》第三章 某些决定性的时刻(也许是?) 上篇笔记简单总结了历次现代战争与摄...

  • 摄影史|二战后的存在主义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9) 《摄影的精神》第三章 某些决定性的时刻(也许是?) 上篇笔记总结了“二战”后对战争的正...

  • 了解日本

    《日本战后经济史》

  • 大鱼池局部史

    引子 时下尚写各类局部史,中国XX局部史、二战后XX局部史、北京XX局部史等不一而足,其中不乏令人拍大腿的精品。为...

  • 战后欧洲史1

    分析这篇历史事件前,先分析一下本书的作者概况。 托尼·朱特(Tony Judt)是一个生于1948年,死于...

  • 二战后惨不忍睹的欧洲

    这一套《战后欧洲史》看了好久,三本都是分开时间看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写到80年代末。从欧洲的战后的惨状、社...

  • 读《战后的欧洲史》有感

    这是我2015年9月11日读过的一本书,叫 “Postwar A History of Europe ”, by ...

  • 日本战后经济史

    作为率先对“房地产泡沫”提出公开警告的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以对日本经济的冷峻洞察和不懈思索而著 称。针对战后日本经...

  • 摄影史|战争摄影小史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7) 《摄影的精神》第三章 某些决定性的时刻(也许是?) 第二章讲述摄影进入20世纪至“二战...

  • 日本陷阱是如何形成的

    读了一本小书,《战后日本经济史》,作者是日本本土的经济学家。 战后日本经济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摄影史|二战后的人文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p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