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曾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为求知,为求理,为了解过去,更为优于昨日的自己。”
是的,读书的意义,在于成长进步。
习近平主席就很爱读书,他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告诉我们: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我爱读书,是读书成就了自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的读书学习,提升自我,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才能有底气。自信,才会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学生时代,唐诗宋词滋养了我的生命,让平淡的日子也有了一点诗意。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领略他不惧挫折,直面未来的勇气和信心;品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感动于他大济苍生的伟大情怀。苏轼的浪漫情怀,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温婉。诗词的天空群星璀璨。
读《论语》,识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圣人的思想指引我们前行。
《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复活》、《简爱》,诸多文学名著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每一个生命都是高贵的,每个人的青春都不易,每一个人都可以大有作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甚至苦难,坚强的人历经风雨坎坷而不忘初心,命运多舛,多灾多难,是苦是祸也是福。不屈的意志让生命开出了绚丽的花。
参加工作以来,除了文学书籍,也读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教育时报》、《河南教育》是我常看的杂志,《教海漫记》、《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等等,边读边思,就好比与各位名师座谈,一个个教育故事,一句句教育箴言,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很多名师也是一线教师,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教育故事,运用教育智慧,播撒爱的种子,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今后,我也会像他们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反思中成长。
近段时间,我在网上购买了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教什么》《作文教学教什么》、于永正教授的《我怎样教语文》、余映潮教授的《课堂教学技法50讲》、张水鱼《巧解语文有意思》等书,读了之后,在教学中的很多困惑找到了答案。跟着名师学做老师,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教育学生爱生活,怎样品词论句赏析文章,如何爱写作善写作。他们让我明白,语文学习是如此有趣。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感谢阅读,让我有幸结识优秀的教育人,使我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督促我在追梦的路上不懈前行。
买书来读毕竟有限,借书是不错的选择。古人有言:“书非借不能读也”。向他人借,向图书馆借,从而满足我们的海量阅读。在我们学校,每周一是借书时间,我除了自己借书,也鼓励学生多借书。滑县图书馆免费开放,我在县图书馆也办了一张借书证。一次可以借三本书,每次去还书时,我都会在哪里逗留一两个小时。超市、服装店很少光顾,书店却逢店必进。县图书馆自主阅览室24小时开放,内有空调,舒适的座椅、沙发、书桌,恬静的读书氛围,是爱书人的乐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爱上读书。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将好书向学生推荐,并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师生共读,一起交流分享读书心得。我们读的第一本书是《朝花夕拾》,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以前并不是很喜欢,感觉与大师的距离太远,无法深入理解作品。如今看来,是没有认真读。通过近段时间的师生共读,我也真正喜欢上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十篇散文,每一篇我都会认真品读。先生的篇篇散文娓娓道来,如一位老朋友在和我们谈心,讲自己的故事,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眼光独到,敏锐,思想深刻,有大境界,大胸怀,对国家有大爱。不屈的性格,顽强的斗志,使得先生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满怀对先生的敬仰,拜读《朝花夕拾》,我觉得先生离我们是那么近。
朋友,再精致的花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颜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读过的书,写过的字,会逐渐积累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你的财富。
请记住: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多了,你会发现,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鲜活,手机屏幕之外,自有一番万水千山。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在无涯的知识海洋面前,再大的烦恼也是沧海一粟。
读书不需要太高的门槛,也无须太多的成本。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读书需要的不过是一本书外加一颗沉静的心。让我们用书给心插上翅膀,为灵魂找到诗意的栖息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