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候人兮猗!
据《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短的歌谣之一,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却道尽了妻子对外出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兮、猗(yī),语气助词;这样说来,这首歌谣其实只有两个字:
候人!
等待你啊!良人!
等待你啊!夫君!
想念你啊!相公!
……
站在涂山之南巅,望着夫君归来之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几回误把路人当作良人归来。徒添几抹忧愁。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就在这涂山之阳,等了又等,有多少红粉佳人消逝在天地之间?化作一枚「望夫石」!
涂山氏还是夏朝君主夏启的母亲:
启母涂山
启母者,涂山氏长女也。夏禹娶以为妃。既生启,辛壬癸甲,启呱呱泣,禹去而治水,惟荒度土功,三过其家,不入其门。涂山独明教训,而致其化焉。及启长,化其德而从其教,卒致令名。禹为天子,而启为嗣,持禹之功而不殒。君子谓涂山强于教诲。诗云:“厘尔士女,从以孙子。”此之谓也。
颂曰:启母涂山,维配帝禹。辛壬癸甲,禹往敷土。启呱呱泣,母独论序。教训以善,卒继其父。
——刘向《古列女传》

在古代社会,这种「等待良人归来」的事例多如牛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等待在外从军的丈夫。古代战争频仍,统治者为了征伐,强行抓取了多少壮丁?以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让杜甫发出「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的感叹。
有多少青春少女,直到白发丛生,仍不见良人归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纵然良人归来,看到的却是: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让我不由自主想起沈从文《边城》的结尾: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