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少年说》,一位父亲担心自己的小棉袄被被人抢走,干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这位父亲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一张男生给女儿写的小纸条,为了怕女儿早恋,这位父亲就想了一个办法。
他并没有把发现小纸条的事情说出来,而是苦口婆心地劝女儿去矫正牙齿。他对女儿说:爸爸知道会很疼,可爸爸不希望你以后因为牙丑而怨爸爸!
听到爸爸这样说,女儿非常感动,就去矫正了牙齿。
没想到女儿带上了牙套之后,爸爸就说出了真相。他是担心女儿早恋,才故意骗女儿去矫正牙齿的!因为他认为,女儿带上牙套之后就会变丑,就不会那么招男生喜欢了。
跟女儿直接说吧,怕女儿不同意。间接说吧,怕女儿领悟不到真谛。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这么个好主意,这位爸爸真真是可爱至极。
这位爸爸爱娃的方式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为了保护女儿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你问我什么叫正能量,亲爱的孩子,你就是我的正能量。
因为你,我读懂了生命的意义;因为你,我知道了责任的分量;因为你,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愿意为你用尽全身力气,上天入地、披荆斩棘。
01 陪着娃学习,练就一身好武艺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学习效果好,放下工作、忍住疲惫、关掉手机,心无旁骛地和孩子一起学习,不仅解锁了很多新技能,而且陪出了人生新方向。
领导的女儿在一所著名的外国语学校读三年级,英语老师每天都会布置口语作业。作业是对话的形式,每段对话每天要读五遍。
老师要求很高,音调都要和课文音频读的一模一样才行。
为了不让孩子掉队,领导从零开始学英语,每天定时定点陪女儿练口语。一个学期下来,曾经abcd都发不准的领导,练就了一口纯正的伦敦腔。
每天一下班,不管有多重要的事,领导都会往家赶。有时候事情做不完,她陪着女儿一起练完英语了,再回到办公室加班。
为了陪女儿学英语,领导经常在家和公司之间来回奔波。我们都觉得她非常辛苦,她总是笑笑:自从我跟着女儿一起学英语,不仅她英语成绩变好了,我的口语都可以出国溜一圈了,最重要的是女儿跟我越来越亲近了,再辛苦都值。
或许只有自己当了父母才能体会这种感觉:别人眼里的辛苦,于我都是幸福。
还有的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最后一路升级打怪,get 了很多新技能。
杭州的一位妈妈更是厉害,陪女儿读绘本,开了一家亲子阅读公司。
这就是传说中的把兴趣变成了事业,这位妈妈在陪伴孩子的同时找到了人生新方向,开辟了人生新战场。
不得不由衷地感叹,在辅导孩子的路上,每一位父母都是潜力股,一个不小心就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成了某个领域的精英。
新时代的父母,为了孩子学习好,为了孩子有个更美好的未来,不仅心甘情愿掏心掏肺掏腰包,而且四书五经、吹拉弹唱、手工木工、英语奥数、文学修养、艺术造诣的软核也要定期升级,与时俱进。
02 给娃树榜样,情愿上天入地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为了给孩子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好榜样,众家长真的是拿出了高考的决心与斗志,严格要求自己。
江苏镇江一位名叫李姜华的妈妈,为了给女儿做榜样,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考教师资格证。每天女儿做作业,她就捧着考试辅导书在一旁一块学。
她还自己手写试卷给女儿出题。为了给女儿示范,李姜华非常重视自己的书写,只要是写给女儿看的字,不敢有一丝怠慢。
她找来书法字帖,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练。女儿说,看到妈妈这么用功,自己一点也不敢偷懒了。
这位妈妈为了给女儿做榜样,不仅拿到了教师资格证,还练了一手好字,身教大于言传,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中写到:真正能教育孩子的不是说出来的话语,而是采取的实际行动。
国外一位爸爸,为了鼓励女儿练习体操运动,这个毫无体操经验的43岁老爹跟着女儿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虽然这位老父亲动作丑到爆却笑得无比开心,女儿看到爸爸那么卖力,自己也更加努力练习。
真是一位可爱的老爸,为了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完全豁出去了,最难得的是自己还乐在其中。
教育孩子,如果真正参与进去,有时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白岩松认为作为父母有三大责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成为孩子的榜样;其次是帮助孩子建立强大内在力量和外在好习惯;最后是不惜代价帮孩子实现梦想。
03守护娃的梦想,用尽全身力气
2001年出生的刘浩由于视网膜病变,只能靠声音来认识世界。2003年他接触到电子琴,从此爱上音乐,梦想成为像郎朗一样的钢琴演奏家。
但是由于他双目失明,学钢琴对他来说并非易事,他要比普通人面对更多的困难。
当父母知道他想要学习钢琴后,非常高兴,没有打击他,没有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而让他放弃,而是小心翼翼守护着他的梦想,竭尽全力帮他实现梦想。
10多年来,从赤峰到北京,妈妈一直陪在刘浩身边,当起了儿子实现音乐梦想的眼睛。妈妈每天上午送刘浩上学,下午和晚上陪刘浩练琴。刘浩睡觉后,她就把五线谱翻译成盲谱。
刘浩的爸爸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为了支持儿子的梦想,拼命的工作赚钱,没有任何怨言。
在父母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刘浩获得了国内外很多奖项。
2018年1月,刘浩受邀在美国卡耐基音乐厅演出,5月在美国罗格斯大学音乐厅举办了美国首场独奏音乐会。
国际著名钢琴家朗朗,称赞刘浩的钢琴演奏“非常细腻”。
刘浩的父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对儿子的支持:有条件上,没条件就创造条件上,这种支持的力量就是刘浩一直前进的动力。
梦想是美好的,但实现梦想的道路是曲折的,无数人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遭遇了很多曲折和坎坷。
但是有一点,父母的支持永远是孩子实现梦想最大的助力。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没有梦想,而是我们否定了他们的梦想。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给他们做梦的勇气和守护梦想的能力。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加德纳对儿子说:我坚信,只要我心中有梦想,我就会与众不同,你也是。
或许有时候你会觉得孩子们的梦想很天真,遥不可及,但这就孩子啊,这个想当海盗,那个想当公主,那个想当总统。
我们作为家长不要去剥夺他们做梦的权力,因为对孩子来说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父母陪着他们坚持梦想的过程。
04 所有的良苦用心,都是深爱无疑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一书中写到: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我们大部分父母都是未经任何培训就新手上岗了,所以在为人父母的这条荆棘丛生、困难重重的道路上,我们都是一边摸索一边前行。
父母都不善表达,从不邀功,一直在默默付出。累了、痛了也只会咬牙坚持,只会把笑容留给孩子。情藏于心,故事的背后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不彪悍枉少年》中,杨夕和杨朝的妈妈说的一段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不管是第几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
哪怕你们现在长大了,对一如既往的我们厌烦了。
突然之间我们给什么,你们也不要了,我们说什么你们也觉得不顺耳了,我们做什么你们都觉着不对了,但是我们对你们的初心,到死都没有改变。
父母不仅接受了我们对他们的厌烦,还得接受我们的改变,但父母那颗爱孩子的初心却从来没有变过。
父母所有的良苦用心,都是深爱无疑。感动中国人物,非当代父母们莫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