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憧憬追求美好的幸福是人之常情,有理想是好事,也是一种精神享受。但不能不求实际想入非非、太理想化、太过离谱了也不行。如果理想与现实大相径庭,脱离了现实去追求虚无缥缈的高境界,纯粹是抱鸡母想吃天鹅肉,白日做梦,到头来却鸡飞蛋打空想一场。
特别是有些正步入青春年华未婚的男女青年,对未来生活冲满激情向往美好。心底十分纯洁善良,头脑有时也会迷茫。把什么事想得太过简单。常去理想追求完美,最容易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瞎想。不知道怎样去面对生活,怎样才最幸福?本来得不到的东西非要去硬干,结果误入歧途,自毁前程,悔时已晚。
在六十年代中期,四川省某县某古镇就曾经发生过一件啼笑皆非的真事,这故事的男主人姓名叫高志君,年方十八,中等高个,性格偏内向,不调皮,不惹事,堂堂一表人才。从小以来很讨人喜欢,街坊邻居都评价他是位比较乖的帅小伙。城镇居民户口,高中文化。姊妹仨人,他头上有个大姐;之下有个妹妹。大姐已出嫁了;妹妹还在读书。父母亲是某古镇综合商店店员,相对经济条件还比较殷实。
正巧这年的初秋重庆长航特招船员,高志君通过市县层层推荐,经过招工政审体检合格,在那个年代因为待业青年逐渐增多招工名额却逐渐减少,分配一个好的单位很不容易。本身他具有高中文化,人又长得帅,招的又是在长江航线开轮船的驾长,在他的人生应该是前程似锦,风光无限。在街坊左邻右舍传说开来甚是羡慕不已,为了分享特地上门祝贺,为此他父母还置办酒宴热情款待。上门说媒的,攀亲的纷至沓来,连他的高中有几位女同学知道后争相示爱,竟没一个是他理想的那盘菜,原因是高志君成了那条街上当时的红人了。连他远房亲戚有个农村表妹,和他同龄,是他高中同学,身材高佻纤细柔美,长得眉清目秀,一脸旺夫相,妩媚动人,算是校内一枝花,很多男同学想追她都被婉言谢绝。当她得知表兄兼同学有这档好事后,硬拉着她姑妈上门提亲,高志君要是落在之前待业青年群体,他表妹一万个不可能主动找他处对象,可此时的他对眼下这位农村表妹就不以为然了。弄得这表妹伤心痛哭差点自杀。
世间有些事情像似有人预先给你安排布置的一样,竟来得那么突然凑巧。就在办酒的那天晚上,正好碰到在古镇上广场坝平时政府召集开会的地方,由区级文化站公开放映《刘三姐》彩色电影片。时逢初秋傍晚,夜幕降临,皓月初上,星落棋布,凉风徐徐,似人间仙境,气候十分宜人,正是帅哥靓妹花前月下谈情说爱的最佳时光。很多成双成对男女青年,也有部分老人小孩,熙熙攘攘从四面八方湧入广场人山人海。高志君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喜悦与自豪,与家人一道进入靠前八排先托人早已为他们安好椅子的座位。在六十年代过来的人可都知道,那时人们的最佳精神食粮娛乐就是电影,偶尔有川剧团巡回演出,此情此景甚是难得。
时间已到正片开始了,这电影里演刘三姐的演员长得太漂亮了。使得很多男人暗恋幻想,姓高这小伙看了后顿觉又兴奋又惊喜,惊喜之中便开始幻想,幻想中跟自己悄悄比较了下,剧中的刘三姐家庭和个人条件还没得我好,应该是我的菜,他若见到我肯定喜欢,我要去追她找到她。一路看脑海里出现一些幻觉,时而清醒时而迷糊,清醒时知道这是演员的刘三姐,迷糊的时侯想到,既便是演员我也要得到。怪了,当高志君看完电影开始闷闷不乐,回到家有点困乏而彻夜难眠,发呆。脑海里尽是刘三姐对他一颦一笑。从此以后深陷痴迷成瘾,无力自拔。
眼看应招入职期限快到,家人已去派出所下了他的户口办理迁出证明。高志君已不再有上班的喜悦,沉迷于那一神往虚幻的爱情。出于性格内向又痴情,高志君要去寻找刘三姐,要与刘三姐结为伉俪,要欢歌笑语步入婚姻殿堂,去享受那无限美好与快乐的夫妻双双把家还。疯了,已经疯了。满街乱跑,蓬头垢面,衣衫不整,逢人便说:“我要去找刘三姐,我要和她结婚。”完了,毁了,一个好端端的好伙却成了疯子,没了工作,从此被那不务实的幻想去追求幸福而毁了一生。
得不到的不要幻想得到,该是你的会是你的,不要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幸福,想要的和能得到的是两码事,一切要踏实和务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