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书名,已道出了沟通的精髓…
沟通是个很大的课题,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没有学会怎么“好好说话”。很早就听说过NVC,一直没有机会仔细了解。到读完全书,才开始理解何谓非暴力沟通。

一、什么是非暴力式沟通?
非暴力沟通或者称之为爱的沟通,旨在帮助我们改变沟通方式,不用条件反射式沟通。而重点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通过有意识的语言表达自己,倾听他人。
二、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1.观察
日常我们喜欢对一切人或事贴上标签、加以评论,而这就是沟通最错误开始。当你给对方贴上标签,或对其已有评论时。你们的沟通已经宣告失败…
但凡你渴望改善关系,渴望解决问题,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陈述观察到的事实。把那些“我认为,我觉得”变成“我看到,你曾经…”
例如
评论:中国男足真垃圾…
观察:中国男足十场比赛输了九场,还有一场因为对手被红牌罚下一人,所以打平。
只陈述事实,而不做评价和判断!
2.感受
通过表达感受,与对方共情。建立沟通的桥梁,使交流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适当的示弱,有助于缓解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太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感受。只是被动接收…这就导致我们在遇到不喜欢的事,或者听到不中听的话时,选择了错误的应对方式。
四种感受选择:
①认为自己犯了错,陷入内疚、自责;
②指责对方,认为是对方的问题;
③了解自己的感受、需求,接纳自己;
④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理解对方。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非我们感受的根本。只有当我们了解自己的需求、期待后,我们才可以不再指责对方,开始非暴力式沟通。
例如:
把“你再不好好吃饭,就别吃了”改为“你不好好吃饭,妈妈很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健康成长。”
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为什么你有这样的感受!
3.需要
中华文化以谦让为美德,这种不鼓励个人需求的文化,让如今的我们都不太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总以牺牲小我,来成就大局。殊不知所有的隐忍,并不会换来最终的和平。只会在某个时期或阶段爆发。
对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分成了三个阶段:①情感奴隶,牺牲自己,为了使他人快乐;②面目可憎,觉得失去自我,拒绝考虑他人需求;③生活的主人,不再牺牲自我,而是因为爱乐于互助,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负责,也不需要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们对他人加以指责、批评、评价,都反映了我们的自我需要和价值观,如果以批评的方式提出这些,对方通常反应是辩驳、反击。反之,如果我们能直接表达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积极回应。
有什么,直接说,说人话…
4.请求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其实是两回事。为了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一定要准确的表达自己请求。请求和命令不同,请求出于彼此的尊重,而命令是自上而下的发号施令。我们的沟通竟然是平等的那么就应该选择以请求的方式对话。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来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那这并不是我们需要的非暴力沟通。非暴力的沟通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而是充分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建立联系。
提出请求时,我们需要尽可能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具体的描述出来。
例如:
把“你如果不去陪我看电影就是不爱我”换成“我希望陪我去看这场电影,这会让我觉得十分满足”
沟通成本高在于,你不说让我猜。
三、感悟:
沟通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也不需要那么多技巧。重点在于彼此间的尊重,无意义情绪的破除,表达的清晰明确。
让对方听懂,接受你的意思,理解对方的表达,尊重他的情感。去掉那些情绪与欲望的伪装,沟通其实可以很简单…
非暴力沟通这种爱的表达方式,是让我们不要把沟通当作个人目的达成的工具,而是源自内心最真实平等的渴望。
从今天开始,不再跟儿子说不可以,而是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喜欢……不过妈妈担心你会……所以希望你不要……可以答应妈妈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