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广场风语阁日更大挑战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06:50 被阅读0次

一提到“河东狮吼”,不少人就会想到马伟豪执导的爱情喜剧电影《河东狮吼》。

对于张柏芝,也是从河东狮吼认识的,她一出场真的被惊艳到了,那时应该柏芝的颜值巅峰时期吧。

她把那个凶悍、刁蛮、彪悍、霸道、力大无比的柳氏演绎得淋漓尽致。

可就是这样一个颠覆主流社会所认知的温柔、贤淑、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彪悍女子,在遇到古天乐饰演的程季常时,却一反常态,变得温柔似水,尽显小女人姿态。

她欣赏他、信任他,活脱脱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张柏芝和古天乐,演技真的在线。

其实,这部电影在历史上是有真实案例的,男主程季常的原型就是北宋时期的知名文人陈季常,而柳月虹的原型就是他的妻子柳氏。

而“河东狮吼”这个成语最早是出现在苏轼的作品《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

诗中的陈季常是苏轼的好友,一位喜欢研究佛法的人,也是一位非常惧内的人。

我们先聊苏轼,提到苏轼,抛开大诗人、大词人、书法家等这些高大的身份,我觉得美食家、发明家、酿酒师,甚至“潮人”更适合他。

当年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如此形容过苏轼: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

可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全才,却是命运多舛,时运不济,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一生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

但即便如此,一直以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苏轼,依然是那个豁达、乐观、积极的乐天派。

约三两好友爬山,遇到风雨,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亲自下厨制作美食,他告诉大家,“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一个人在家时就练练瑜伽,搞搞发明,那叫一个安逸。

公元1080年,一个“乌诗台案”,令苏轼险些命丧狱中,还好,他挺过来了。

随后,被贬黄州,就是在黄州生活的这个时期,他的人生发生了质的改变,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他的脚步从一间小小的书房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从此,他不再是那个书生意气的苏轼,而是旷达率真、游戏人间的苏东坡。

话说,这日东坡闲来无事,便想着找好友聊聊天,叙叙旧,岂不知到了朋友家却被好友的妻子赶出门去,简直颜面扫地啊!

这是什么情况?堂堂大词人苏东坡竟然受到如此对待,且听我慢慢聊。

说到这,我们就得回头看前文,她拜访的这位好友正是陈季常,而逐他出门的正是他的妻子柳氏。


可柳氏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的大诗人呢?说来话长,我们得聊下陈季常。

苏轼为什么认识陈季常呢,是因为陈季常有一个很有名的老爸,叫陈希亮,一个嫉恶如仇,为百姓打抱不平的人。

苏轼和陈希亮曾经一起共事,还因工作上的事闹过矛盾,后来二人冰释前嫌。

受到父亲的影响,陈季常也是一个视钱财如粪土,直爽大方的人,故而他和苏轼十分聊得来,乃至交为好友。

陈季常出身世代功勋之家,并且有官做。

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并且很羡慕古代的朱常,郭解。

所以乡里的游侠之人都非常推崇他。

他的家原本在洛阳,园林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

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放到现在,妥妥的也是一个超级富豪了。

后来他改变了志趣,开始发愤读书。

于是,他就把这些荣华富贵都抛弃了,独自一人跑到山间去隐居,甘愿过清苦的日子。

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里偶然见到了他,他乡遇故知,两人相见分外高兴,隔三差五就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可以说黄州的经历是苏东坡最为落魄的时候,生活十分困苦,之前的朋友也逐渐远离。

而这些年只有陈季常去过苏东坡家七次,每次都住上半个月之久,并且经常会给苏东坡送去钱粮米面等生活物资,绝对是患难之交。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很难,陈季常在苏东坡被贬之后仍然以诚相待,足见此人的君子品性。

两人相处时间多了,对其家事自然也就熟悉,遇到有趣的事也自然拿来笑一笑。

陈季常怕老婆是出了名的。

苏东坡只听说过,但没真正遇到过。

他觉得外面的谣言不可信,心想季常兄说起佛理来滔滔不绝,犹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这样的口才,怎么是一名女子所能对付得了的。

但是,有一天终于让他见识到了,也终于相信他好友怕老婆并不是谣言。

陈季常这人有个特点,你说那么个信佛的人,应该喜欢耳根清净,但他偏不,喜欢养歌妓娱乐。

每逢呼朋唤友请客时,为了炒热场子氛围,总请歌妓来作陪。

但陈季常妻子柳氏可不乐意他养歌妓或总叫歌妓来,总喜欢在他请客时用木棍敲打墙壁,大声骂人,把客人骂走。

有一天,苏东坡邀请陈季常到外去游玩,碍于苏轼的名气,她还是准了陈季常出去玩。

出门时,柳氏担心有歌妓同游,因为那些文人墨客爱叫歌妓同行酬唱以显风雅,她是了解的。于是对陈季常与苏东坡说不能带歌妓同行。

为了出门,两男人满口答应了。出门后与其他文人会合,当然照常叫上歌妓同游,这一次外游也玩得不亦乐乎。

几天后,柳氏知道陈季常前几天出游有歌妓陪伴,便秋后算账,让陈季常罚跪池边,并在旁边大声责骂陈季常。

刚好,苏东坡来访,看到陈季常这样跪着太失大丈夫气概,与柳氏争吵起来。

柳氏认为苏东坡带坏了自己的丈夫,于是把苏东坡赶了出去,也就是之前看到的那一幕。

这时,苏东坡终于领略到柳氏的威力,认为她是个泼妇,吵架骂人声象狮子吼。

苏轼当时那叫一个无语,陈季常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被个妇人家管成这样,苏轼立马回家去了。

自此,苏东坡经常拿陈季常怕老婆的事来说笑。他曾经三八地写信把这事告诉他另外一位好友吴德仁:名曰《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其中4句,便是用来感慨陈季常夫人柳氏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陈季常(自称龙丘先生)真是可怜呐,一天到晚只知道谈“空”说“有”的论说玄学,甚至彻夜不眠。一次陈季常正高谈论阔,突然听到他老婆的骂声(狮子吼),当时吓得拄杖都掉地上了。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宋•苏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黄州向好友吴德仁致意的简寄诗,以戏谑笔调,分别勾勒了吴德仁、陈季常和作者自我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深厚友谊。

此诗写得机趣横生,风采华妙,音节琅然。全诗叙事挥酒自如,在叙事中插入景物描写,用典精切浑化,通篇兴会淋漓。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开头四句的意思是说东坡先生是一个穷人,在家炼丹十年,一直烧着普通的铅块。

《史记·封禅书》里面说:烧它不但能炼成黄金,就连江河决口也可以堵上。结果我练了半天,不但没有成仙,反倒是把我的头发都给炼白了。

开头四句自述境况,自嘲中感慨华年流逝而难返。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四句的意思是陈季常也很可怜,他每天都谈玄说禅,通宵不睡觉,结果他也没有成神仙。

倒是他的老婆忽然闯进来,一声怒吼如河东狮。吓得他手中拐杖都掉了,两眼是一片茫然。

接下四句戏语陈季常,言其尚清谈和惧内情况。

东坡善诙谐,诗中亦可略见一斑。自嘲已之烧丹无功,好友陈慥学禅不得真义。

谈到陈慥与妻子的学禅情形,既生动诙谐,又表达了对老友宽厚亲切的感情。

“河东狮吼”之语由此而来(本意并非后世所传)。

诗中的诙谐实有两方面,一面是对自己和好友的戏笑,充满生活本真的趣味;另一面却又是沉痛的。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这四句的意思是谁像你吴德仁这么贤良啊,每天喝着酒,吃着肉就成了仙。

你能欣赏世间的万物,又不为万物所迷惑。在家就好像出家一样修禅。

这四句是调侃吴德仁,说他酒肉自得仙,家修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这四句的意思是门前种了十亩水稻,清清的溪水绕着屋子转,鲜花开得铺天盖地。

喝醉了酒就往溪边、堂上一倒,谁也叫不醒。任凭落花像雪下,随着春风飘散身边。

这四句描写吴德仁的隐居生活,即有田不用己种的清闲,清溪花屋的幽静,醉卧落花的洒脱。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最后八句的意思是我游过了兰溪,又游过了清泉。置办了布鞋、布袜与青色的绑腿。

本来想来拜访你,却没有来。不是因为没有遇上,而是我游兴已尽,所以先回酒船去了。

只恨你不认识陈季常,只恨我和你缘悭一面。

期待将来,你我能在世路繁华之处,人才汇集的地方相遇。

彼时你我二人再把手言欢,或者笑着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啊。上一次见面,还是在三千年前!

最后八句有几层意思:一是说自己曾游清泉寺,打算去访问吴德仁(准备好了布袜行缠),但不胜酒力(饮酒过多),只好兴尽回船。

其中,“稽山不是无贺老”这句,作者施以概括,则有了两层含义:一是指贺知章辞相归隐会稽山事,二是指与吴德仁彼此不识面而感到遗憾。

相信来生铜驼陌上少年相会,定要一笑千年。

末尾四句感慨人生的机缘,蕴含丰富的哲理。惟伤心人方能豁达,在这充满机趣的嬉笑里面,深隐着他对人间如梦的体会,也蕴含着他在参禅学道中悟得的哲理。

诗人写吴德仁为主,写陈季常和自我为辅,结尾又自然将三人绾合。

全诗妙笔生趣,挥洒自如,风采华丽,意韵深远,读来琅琅上口,痛快淋漓。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一提到“河东狮吼”,不少人就会想到马伟豪执导的爱情喜剧电影《河东狮吼》。 对于张柏芝,也是从河东狮吼认识的,她一出...

  • 生气也是生产力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宋人陈季常,名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丘居...

  • 回顾门阀制度

    苏轼有首戏谑诗《寄吴德仕兼简陈季常》,其中有这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有趣的读书人

    某一日,读到东坡先生送好友陈季常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门外戏谈《新狮吼记》

    文/月照琴台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抖手心茫然。” 相信这两句诗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即使不知这两句诗,河东狮子可...

  • 《西北闲话》第十九话:《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苏轼

    目录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咳咳!话不多说,开始谝闲传! 一、龙丘居...

  • 清官难断家务狮

    【河东狮吼】比喻嫉妒而泼悍的妻子发怒撒泼(语本宋代 洪迈《容斋随笔·陈季常》所引 苏轼 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

  • 读书

    乡音是同乡之间最强有力的联系 忽闻河东狮子吼,挂上落地心茫然。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惊叹于那时的已经有了拉皮...

  • 忽闻河东狮子吼

    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这个沈括,名字是熟悉,事迹可能不怎么了解。中学历史教科书讲到中国古代科技史部分,沈括是必提的,只是...

  • 这些成语都出自于他,怪不得他被称为文坛大家!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 河东狮吼:出自《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mr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