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7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0月20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11.6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回顾本周的实践日志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和本周中学到的点:
1.1人生是多维的、融合的。所以我们定目标也涉及到人生的各个领域。使用左脑数据化目标(SMART简略版),加上右脑视觉化目标(把目标转化成图片或手绘等),还要把这些目标放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比如可以设成手机屏保或者打印出来贴在床头。
1.2有了目标之后,我们可以使用甘特图做年月周计划,让目标继续落地,我们可以选择制定长期目标的梦想或3-5年的年计划或者年计划,如果没有这些计划,也可以制定近期的小目标,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用人生不同领域的“自己”来绘制自己的生命线。这些都是大脑的第一创造。
1.3接下来,再进行第二次创造,实践过程的创造。使用引领性目标来带动滞后性指标,使用激励记分表时刻让自己看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最后加上定期复盘,通过年复盘、月复盘、周复盘来调整计划,促进目标实现。
1.4可发现即使定了目标,有时也不想行动,那就试试上下五连问吧,向上问五个然后呢,看见目标背后的未来,向下问五个为什么,挖掘自己真正的需求注意五问的逻辑性,可以使用因为所以来检验。
1.5除了定目标→定计划→执行→复盘这一过程能带给我们心力,还有一些不费力的小锦囊也可以带给我们心力提升。比如和积极思维的人长时间在一起、恰当的身体接触、多唱多听等。
2.我在本周实践中的收获:
2.1从梦想(参考人生模型&旋转楼梯)→目标(融合人生各个领域)→计划(甘特图)→执行(引领性指标和激励记分表)→复盘(甘特图+晨间复盘),梳理了一次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也看见多种可能,比如,没有年目标也可以,梳理出近期目标也能提升心力。
2.2目标、计划、引领性指标(重要行动指标)、激励记分表,这些整理好了以后要放在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的地方,不是把它放起来,这样你可以随时被激励,心力满满。
2.3当你对某个目标发现缺乏心力的时候,你可以使用上下五连问,来辨别这个目标是否是你真正想要的目标,还是社会或他人对你的期待。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目标的拆解感觉有点困难,这个再深入讲一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