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想回顾这本书,距离第一次读快一年了。拖延是场持久战。
>> 他们通常会建议你采用日程安排系统、运用待办事项清单、设定首要任务、做出有利的选择,你可能觉得从中发现了时间管理的智慧。
2022/3/31 发表想法
从滴答清单到我的清单recheck,甚至在穷的时候买了付费软件,各种笔记或者GTD软件都用过,现在还很痴迷,看到别人推荐就忍不住想要试用。列出的清单一大堆,但拖延并没有解决。反而堆积的清单任务给自己造成了很大压力。
>> 他们或者是内心充满对时间的恐慌,或者是在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一分钟一分钟地默数时间,又或者是假装对时间漠不关心。拖延者在和时间玩游戏,并且想要从中胜出。
>> 在与时间的周旋中,拖延者对时间的看法是非常不现实的。他们和时间的关系是一厢情愿的,他们希望发现比客观存在的时间更多的时间,仿佛时间可以被无限拉伸而不是有限的一样。时间是固定的、可衡量的、有限的,或许这正是拖延者最难接受的一点。根据我们的观察,拖延者喜欢待在一个具有潜在可能性的模糊王国,而不喜欢待在一个具体的、可测量的或者有限的时间框架内。
>> 你必须从计划中抽出身来并投身实践。
>> 在压力到来前做计划会更有效率。
>> 计划并不意味着把每天的每个小时都填满,你必须预料到意外发生的事情,同时也需要有时间享受自发性活动的乐趣和让自己焕然一新的放松体验。拖延者可能会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愧疚,于是逼迫自己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钟,结果却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也就是说,这不是计划的问题,而是压力的问题。
>> 计划是你和未来的连接,它是你最好的朋友。请允许我们再次引用阿兰·拉金的话:“计划是将未来带到当下,这样你马上就可以做一些事来创造未来。”想要让计划成为你的朋友,这个计划就必须是务实、合理的。计划必须围绕着脚踏实地做事这个核心,而不是一直盘算你应该做什么。
2022/3/31 发表想法
感觉我真是“积重难返”,怎么每一点都踩中,这么多坑我都是精准无误地踩中啊。
>> 每天根本就挤不出3个小时的时间!就这张日程表来看,他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通过了解自己有多少时间已经被安排好了,他明白自己没有机会取得成功。也就是说,他要么修改目标,要么修改日程表。
2022/4/1 发表想法
我做了一张初略的日程表,才发现我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虽然看似时间自由,其实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安排得满满当当,还要预留很多意外事件(这是常事)发生时需要处理的时间。很受挫。只有修改日程表!修改目标!
>> 即便是30分钟的努力也是有价值的。你没有必要等到有了充足的完成任务的时间才开始行动。
>> 如果你一个星期只花了1个小时在完成目标上,那你就无法欺骗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很多事。而如果花了4个小时在这上面,那你也无法假装自己一事无成。你或许会发现,你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感觉和这些数字告诉你的事实并不相符。
>> 有一个办法可以克服对时间的主观观念,并提高对时间的判断能力,那就是将你对所需时间的预测与实际使用的时间进行对比。例如,预估一下从早上听到闹钟铃响到离开家所需的时间,然后拿它和你实际记录的时间进行对比。
>> 阿兰·拉金有一个很好的建议,他在《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How to Get Control of Your Timeand Your Life)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叫瑞士奶酪法的时间管理方法。他建议在处理比较大的任务时使用“见缝插针”的方法,就是利用零碎时间,而不是消极等待整块的时间段出现。
>> 任何一个步骤都比回避的行为更有效。
>> 惩罚起不到激励作用,胡萝卜政策要比大棒政策管用得多。
>> 如果你决定自己来设定时间上的限制,决定做10分钟或者5分钟的事,那么你就重新赢得了你所需要的控制感,你就会继续往前迈进。
>> “非此即彼”的观念对拖延者而言始终是一个不断出现的障碍。如果你让自己认识到“小有所成”也有其价值,那么利用零碎时间就会让你事半功倍。
>> 真正的失败是生活中每件事都要固执地亲力亲为,这样做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你只能完成其中的一半。
>> 认为“我是能够做好这件事的唯一人选”。这又是一个完美主义的陷阱。
>> 即便其他人不按照你的方式做事,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将事情做完也总比拖着不做好多了。做了分派,你就会失去全面的控制。但为了完成一件事,你或许就要忍受这种失落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