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在樊登读书上,听了《非暴力沟通》的解读。不过,在音频播放时,有感悟的地方,偶尔的心跳加速。继而很快遗忘。
近期在夫妻关系和母女关系方面碰到了梗,又不想找其他人的麻烦或者去惊动有限的几个朋友,只有书中求方,相信书能医自己的愚。
我首选《非暴力沟通》,结果读了不到十分钟,就感觉这正是我需要的书,能够解决我眼下生活困惑的书。
书中提及沟通的四要素:观察,说出感受,提出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请求。
原来,沟通也有公式,可以按照公式的模式进行。
譬如,这次我去中医院,我一个生病的人独来独往,先生觉得肩周炎又不是什么大病,只不过做做理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去年我住院33天,也是我一个人去医院去做理疗然后一个人黯然回家。今年这样的情景又一次重现。这勾起了我的不快乐。感觉自己不受先生待见,觉得他的心里没有我。
去年我是这么跟先生沟通的:我病了,也不见你的老的小的去医院陪陪我。我看你以后不病的,你以后病了,我也不去医院看你。你现在怎么对我,日后都会还回来的。(暗含威胁,有没有?)
结果先生一句话怼回来:有什么大病啊?肩周炎,过去做几项理疗,睡一觉,不就过去了。我没有自己的事那?有时间天天去陪着你?
我委屈得不行,白了他一眼,一个人气呼呼地走了。
今年学了非暴力沟通,我事这么说的:
观察:我看到我住院的康复科里有很多病人有家人陪同看病,有的是配偶,有的是子女。有个生病的老婆婆,几幸福哦,两个女儿,还有她的老爹爹,三个人陪着她。老伴推着轮椅,左边一个女儿,右边一个女儿,一会儿一个人嘘寒问暖。
感受:我很羡慕那些有家人陪同的病人,同时,觉得自己一个人去看病,很孤单,觉得自己提前进入了孤寡状态。
需要:我希望你能陪我去看病,我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你在旁边嘘寒问暖。
请求:你能不能放下你繁忙的工作,哪怕去医院陪我一次?
结果先生听了我的陈述后,当天就送我去了医院。
在这本书里,还用许多具体的实例,来阐述怎么表达感受、需要和请求。
我也用了这些方法,与失和六天的女儿进行沟通,居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天下午,女儿跟我聊天近一个小时,我们彼此知道了对方的想法与困惑。
果然,听书就如同吃别人嚼过的甘蔗,索然无味。如果想真正学以致用,还是要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去读、去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