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清风文园人生格局的修炼
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性?

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性?

作者: 觉慧了悟 | 来源:发表于2019-12-25 21:13 被阅读0次

作者/木子慧

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性?

常常看到很多初学佛的人,学佛后颠覆了原来的三观,新的三观还没建立起来,他们的思维是混乱的,很多思想都是互相矛盾冲突的。他们常常把人性和佛性对立起来,分裂开来。

其实,人性即佛性,佛性即人性,这是生命的基础。人若离开人性怎么存活呢?没有离开佛性的人性,佛性和人性是一不是二,但又不能执着这个一。就是佛法所说的无我,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佛性是超越人性的,佛性本自具足,佛性本来清净,佛性能生万法。没有见性之前,把佛性和人性分开说,这只是个方便说而已。见性后就会明白,说出来的都是概念,不是实相。佛性和人性本一体,说一体也不对,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主体。是无我。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

在世俗谛层面,佛性与人性是不同的。在究竟谛层面,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性。

释迦牟尼世尊于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之际,世尊云: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智慧德相是什么?

原来智慧德相,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

佛性又称真如,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实相等。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它就是我们各人原真的本性。这种本性,本来就具足万德万能。

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二,但由于无始以来,被妄想执着掩蔽了本体,使具足的德性不能显现。

这好比一面光明的镜子,蒙上了尘垢,盖没了镜体固有的光明。

不过镜面虽蒙尘垢,而其原具的光明并没有损减,一旦揩去尘垢,光明依然可以显现。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来灵明洞彻,万德万能,但因妄想执着,以致起惑造业,轮回六道。

这种妄想执着又称无明,无明梵语尾尔,意思是指暗钝之心。

暗钝之心并非指我人的肉团心,而是指我人感受,思惟,分别,认识,对境攀缘的妄心。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我们常常看到经文梵语波罗蜜,译义到彼岸,生死轮回是此岸,不生不灭之涅槃是彼岸。般若智慧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但当你真正觉悟后,你就会明白,此岸即彼岸,彼岸即此岸。正所谓一念魔一念佛。

见实相,断烦恼。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性。烦恼即菩提,贪瞋痴即菩提。

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性?

你若落入文字概念,名词解释,思维逻辑,你会觉得它是不对的。你若依着自己的体悟才可能真正明白佛经说的究竟是什么。

金刚经说:“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几乎通篇都是“是什么,非什么,故名什么”,按照思维逻辑似乎是互相矛盾冲突的?也对也不对。依头脑去思维,确实好像不合逻辑。而依生命的真实体悟发现确实如此,真实不虚。因为佛法说的是实相,是真理,不是思维逻辑。是超越思维逻辑的,必须亲身体证才知道。

温馨提示:文字非性,切莫执文。休被文字障,执药病更深。

相关文章

  • 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性?

    作者/木子慧 常常看到很多初学佛的人,学佛后颠覆了原来的三观,新的三观还没建立起来,他们的思维是混乱的,很多思想都...

  • 既然“人性自赋、佛性人成”与佛家无关,那么什么才是佛家的说法?即佛即性,非佛非性,可成则可灭,佛性者,非生非灭,无...

  • 人性、佛性

    文:而立虚云 2017年3月10日,这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我坐在自己的桌子上,感觉头脑有一点昏沉。还好今天没有什么要...

  • 【191】这种人临终的时候,很难跟弥陀相应!

    楞 严 经 讲 记 你看我们分析人性,我们先不谈佛性先讲人性。佛性一念妄动以后产生人性,人性它是有相状的,《唯识学...

  • 人性·佛性·空性

    曾与朋友讨论过多次,争论过多次,人性是什么? 人性善,或人性恶,似乎都无法完全对人性作出解释。而近来读《金...

  • 佛性即是人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 佛性与人性

    作者:学山禅师 问:师父好。看到很多学佛的人都变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强压迫自己的欲望。总是觉得佛法在很多方面否定...

  • 人性  神性  佛性

    儒家讲存心养性,道家讲修心炼性,佛家讲明心见性。同样是论心性,提法却不一样,这不仅是由于表达语言的差别,同时也代表...

  • 佛性与人性

    每年春节都很忙。除了吃喝玩乐,呼朋唤友之外,还要忙很多民俗活动。 从大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初九,差不多每隔几天就有一个...

  • 股票交易中的修行

    在交易中,对人性有所认识很重要。佛家认为人性兼具善和恶,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都存在于人性之中,只不过每个人身上的佛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性即人性?人性即佛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jh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