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6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金句摘抄: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然而,有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并非是我们看到的真实的样子。生活中,大家习惯于说某些人喜欢“添油加醋”,(虽然这也是评论),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也习惯于在语言出口的时候,添加上我们对所看到客观事实的评论。
然而,正如书中所说: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对此,我深有感受。我刚管理团队的时候,虽然尽力结合所学的各种团队领导力理论,但最终还是爆发了一次碰撞和冲突,有个团队小伙伴儿跟我说:你一直在否定我们的工作,从来不知道肯定和鼓励……
我当时很惊讶,因为我平时其实也经常鼓励和肯定他们的,他们怎么只看到了消极的部分呢?这应该是因为我也跟这位小伙伴儿一样,习惯于用评论来进行沟通,以至于她更倾向于听到批评。
观察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而评论是带有自己观点的结论。评论经常融入了批判、比较等内容,所以,评论常带有主观性。因为客观事实比主观的评价往往更有说服力 ,因此,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更需要观察并陈述出客观事实,让沟通双方能够快速找到达成一致的基础。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虽然人们都知道,“要用事实说话”,但真正想做大不带评论的观察,是非常难的。因为,人天生有渴望表达和被认可的欲望,所以大多时候, 我们绝不想放过任何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告诉我们:想要做到真正的非暴力沟通,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区分观察和评论,并尽量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更要警惕和避免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
沟通的时候,观察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实,并对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保持一定的觉知,清楚准确地表达我们的观察结果,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也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断刻意练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