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第二回:……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之东床如何呢。”……其中有一词“东床”很有意思,其典故就是讲选女婿,非常的奇葩。
晋代太尉郗鉴想选女婿,他知道丞相王导门下的几个子弟都是俊才,想从中选一个做他的乘龙快婿,了一封函给王导,明了他的意思。王导复信,意让郗鉴派人去选并通知了几个儿子准备一番。
届时,个小伙子都收拾打扮停当准备迎接挑选惟书法家王羲之没有打扮仍是原先自在随便的样子。
选婿的人来了,个目测过,王羲之还敞开衣服露出肚皮,在胡床上吃胡饼,本没把能不能入选当回事。结果郗鉴派出的差使如实回禀出人意料之外,鉴听后很高兴地说,正吾佳婿也差使问看中的是哪一个得到回答,中的是王羲之。
高级官员们的思维高深莫测,与众不同,就连选女婿这件事上也表现得很奇葩,那么,我们普通老百姓在选女婿的事情上,又发生过哪些奇葩的事呢,我还真听说过一件真人真事。
九十年代初,在某山区的一座山上,有一个女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孩的爸是个直性子,干起活来很有力气,这几个月正在选婿问题上咄咄逼人,过了好几拔了,都没有对上他的胃口。
这一天早上,媒人又带来了一个高高大大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上了山,来到女孩家的场坝上。女孩的爸已在堂屋(相当于城里的客厅)摆上了一张结结实实的大方桌,桌上摆着两摞大碗,除此之外桌面上什么都没有,就象魔术师的桌子一样,不知道会在上面发生什么。
女孩的爸坐在大方桌的正上方,两只手刚劲有力地按在桌子上,表情严肃有神,他的左右两边各摆放了一根长条凳,俨然一副擂台赛即将开始的气氛。
女孩的爸叫了媒人和小伙子进来坐,媒人坐左边,小伙子坐右边。媒人见此场景,有些蹑手蹑脚,神情慌张;小伙子坐在凳子上就如一尊关公像,稳稳当当,胸有成竹。
女孩的爸问小伙子饿了没有,小伙子说饿了,女孩的爸叫家人提一桶稀饭过来,在桌上拿了两个大碗,盛上了满满的两碗稀饭,叫小伙子吃了。
小伙子双手捧着大碗,将碗慢慢向上一翻,稀饭咕咚咕咚地就下去了,不一会儿,两个大碗就空了,又端来两大碗稀饭,小伙子照样也捧着吃,当吃到第四碗的时候,速度显然慢了下来,有点像当年武松在景阳岗吃最后几碗酒一样,那厉害劲不如前面了。
女孩的爸又问小伙子还能吃不,小伙子说还能吃一碗,随后又上了一碗,小伙子挺着肚子,伸长脖子,使劲地吃完了第五碗。
女孩的爸叫小伙子把场坝上的两箩筐苞谷(玉米)——约有150斤,挑到堂屋里来,小伙子二话没说,随手抓了一根扁担,走到两个箩筐中间,将两个箩筐的棕绳挽在扁担的两端,他那厚实的肩膀钻到扁担下面,一蹬脚,一起身,一挑苞谷就悬了起来。小伙子左右手前后抓着棕绳,径直走到了堂屋放了下来,站着等待新的命令。
女孩的爸又叫他去场坝上,把那根木材(约有200斤)扛到堂屋来,小伙子走到场坝上,双手抬起木材,一换手,将木材挪到了肩上,再将肩膀移到木材的中间,一伸腰,一整根木材就起来了,小伙子左手抱着木材,右手叉着腰,一步一个脚印地到了堂屋,放到了指定位置。
此时,女孩的爸露出了满意的神情,觉得这小伙子耿直、能吃、有力气,是可以的。媒人也看出了名堂,不久这桩婚事就成了。
这样选择女婿,在现在的城里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那简直太奇葩了,可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的人,就这么奇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