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她,毛发柔顺,眼眸清澈,稚嫩的笑容常在脸上,无忧无虑的模样。她的世界只有母亲为她准备的精致素食,带有植物香气的玩偶,绝不碰任何电子产品。母亲想为她创造一个纯粹、干净的环境,三岁的年纪,刚刚认识这个世界,她希望一切都是和谐的,不矫揉造作的,三岁的孩子,保有一切童真,是幸福的。
七岁,母亲开始为她准备阅读的书籍,简单的童话绘本,唯美的画面,温暖的故事,让她自己去朗读,去感受。经历了人生冷暖的母亲懂得,无论未来如何复杂,心的宁静最为可贵。在尚能愉悦接受美好的日子里,这样的滋养对她来说是好的。母亲常去旅行,带回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工艺品,午后花园里,带着她慢慢赏玩,希望这个孩子能在小时就明白,世界不只是你周围,还有更为广阔丰富的事物存在。在小时候就抱有对未知地域的期待,或许以后会活得更精彩些。带她去寺庙,或许她还不会懂,什么是佛,什么是禅,但至少,莲花,清泉,雨水,露珠,钟声,师父的笃定安宁,清净生活,带有让心灵安静下来的力量,母亲坚信这是好的。
再大些,征求她的同意,为她报了读经班、插花班,感受所有艺术细致的事物,“孩子不会接受灌输,但会喜欢被充满”。读经让她把事物看得更通透些,知道在人之上有值得敬畏的力量在,才会用平常心、清净心与世事相处。插花让她学会爱花,色彩,芬芳,拥有对美的感知与理解,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才会豁达得多。开始带她去旅行,不做精密妥当的规划,只是遵循内心的想法,哪里值得去,古镇的庄重,江南的温婉,内蒙的不羁,西藏的圣洁,深入当地人家,洗衣做饭,虔诚朝拜,跋山涉水,为了探寻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让她懂得,人不一定要按固有的规则生活,天地之大,有无数种可能
报名一个夏令营,开始接触独自生活,没有外界的保护,一切自理,穿衣,觅食,从小开始有清绝的姿态,内心的坚韧。母亲不对她抱有过高期待,只心愿她拥有自己的节奏,其他的,足以生活就好。母亲懂得,自己无法追随保护她一辈子,跟在她后面,但不是保护她,指挥她,而是观察她,放开她。女童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母亲将其视为至宝,愿意聆听,接受,思考。
母亲也有自己的生活,写作,阅读,思考,这并不因为她的降临而废弃,而是更加具有方向和力量。在孩子幼小时,照顾她生活起居,是母亲的职责,当孩子有了自己的追求和节奏,母亲也该回到自己的世界里,购书,跑步,练字,在咖啡馆工作一整天,阅读,整理笔记,创作,回到家,与她分享,交流心得,让思想更加清醒,分明。
假日一同旅行,在姿态上更像一对挚友,了解彼此,气味相投,共同探寻世界的精彩。共同经历车船的漂泊,旅馆同榻而眠,仿佛回到幼时,但思考已大不相同。一起在旅途中找一个别致的咖啡馆,坐下来,为对方写一张明信片,一同寄出。写游记,旅途点滴,变成文字落到纸上,会更深刻地留在记忆里。为对方挑选礼物,默契不言自明,都是粗拙自然的物品,没有太多人工雕饰的痕迹,从小到大对美的追求,是母亲赋予的,是骨子里该有的品味。喜欢颜色深沉,布料天然,装饰稀少的衣物,不善言辞的性格,需要内敛的外在与之搭配,这点二人相同。收集各地的明信片和邮票,回来后贴满墙壁,细数点滴。
夏夜一同散步,十指紧扣,不言不语。凉风袭来,发梢轻拂。
一起去花市,买百合,莲花。她的笑,含蓄真实。
花一样的年纪,结识了眉眼清澈的男子,是独自旅行时的一次邂逅,心仪于他白净质朴的衣着,从容笃定的性格,有耐心为拍摄一处风景寻找最好的角度。彼此一见钟情,男子亦喜欢她的目光,纯净,自然,对美的追求,不掩饰,不解释。
带去介绍给母亲,母亲深谙女儿的心,懂得她所追求的生活,家常小菜,交谈甚欢,会心一笑。
惟愿成为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女子,携带洁净的心而来,经历世事尘埃,仍对生活抱有初心,对自己的孩子,希望她一切都好,有自己的信仰和微笑,相信她,给她自由,与她共同经历,同时不失去自我,开启新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