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iSpiik快记
iSpiik快记:管理者做对考核,工作轻松百倍

iSpiik快记:管理者做对考核,工作轻松百倍

作者: Kris_3zzz | 来源:发表于2024-09-23 10:34 被阅读0次

职场boy and girl们,见过拿岗位JD内容考核的吗?

相信大多职场人一定见过公司、上级拿岗位说明书来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我也遇到过,当然不是我所在的部门,是兄弟部门)

内心os:那哪里是考核啊,那叫做不适岗!明明是岗位应该做的,还要冠以考核或者OKR管理、成长计划芸芸的名义来驱动。怎么!现在工作都要哄着干了吗?到底是干活的犯了痴人症还是管理者脑子发了疯?

没有具体的指标,只有概括性的岗位要求,没有明确的对单个的人,直接是所有这个岗位的要求,这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得不到管理结果,员工也得不到激励挑战,double lose!

有几点基本的底层逻辑,作为职场人早晚需要明白的:

战略愿景或市场目标催生组织架构,组织服务于愿景和目标

愿景或目标拆解,落到不同的岗位支撑,岗位对应具象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一个岗位存在的职责、权利详细的描述,岗位说明书对应固定薪资部分。

考核指标要从不同岗位抽象出来关键成功动作、优秀能力,这些点是我们想要这个岗位去触达的标的考核不是对岗位,是对人,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需要提升和改善的方向不同。(考核岗位是很多团队容易进入误区的一个关键问题,组织的根本是人,不论是kpi还是okr其实都是对单个劳动力单位的管理)

上级想要什么,我们就对员工考核什么

考核指标从岗位说明中提取、从同岗位的关键成功动作中提取,考核指标对应的是一个“带宽”的区间。不同的达到区间,最终触发不同的考核奖励,这就是对赌逻辑。原来的 1.0,通过这种方式变为 0.7~1.5的区间,都是可以的。管理者想要什么,想要每个战士往哪里提高,监控哪里,这都可以作为考核内容,但是前提是考核内容的对标和对齐(可别认为这叫做“针对人”,这叫做定向扶贫)。薪资激励模型在考核模型之上,考核作为薪资激励模型的输入。

目标的拆解,除了解构,还必须能够重新建构,别忘了最终的大目标

这个背后还要加入核算,不同岗位的达标点位自然会带来总体目标的变动。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个人目标,环环相扣,每个人对自己的目标对赌,同时需要依赖带动下级目标的达成。

因为团队目标做了拆解,团队往往看更大的时间单元(比如:财务年或半年),下钻的小团队、小组、成员背负拆解目标(季度目标、月底、周度目标),对于拆解目标还有一种策略,就是抓大放小,比如拆解目标中的季度目标达成了,或许可以弥补某一个月度目标的缺失。(过程中虽然诞生了不同的小目标,其实这些目标不过都是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

就这样,如果你正在成为一个leader,或者正是一个leader,也想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Spiik快记:管理者做对考核,工作轻松百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zx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