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50073/368206ed2f9bb22a.jpg)
电影延长了人类三倍的生命,它行塑着我们的世界。一部好电影,会使你眼界开阔,用心思考。电影里的哲学,比书本有趣,比生命明了。让我们慢下来,谈谈电影。
———麦田电影院
偶然翻开日记本,发现自己记下了一档专门讲述电影的节目,名字叫《麦田电影院》的这段开场白。这段开场白我倒背如流,并且麦田电影院里推荐的每一部电影,我都会细细品赏。
一部好的电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甚至人生,感性的人从电影里收获的不仅是愉悦的时光,更是积极乐观的人生,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你有没有被哪一部影片深深地感动过呢?我有过很多这样的片刻……
《阿甘正传》
这部电影深深震撼了我。因为跑步,阿甘的人生开启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精彩。他从先天性智障成长为跑步偶像。
影片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珍妮出走后,阿甘一跑就是三年,跑步的日子里,阿甘意念坚定、神采飞扬。而这也应征了他妈妈的那句名言: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阿甘的精神曾经在很多的早起坚持晨跑的日子,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了我。
有时,要尽情欣赏一部影片,还需要碰到合适的人,因为需要与心有灵犀的人共同观赏。有的电影适合独自领悟,也能有不同的收获。
看电影时,有人看帅哥美女,有人看漂亮衣服,有人看人性剖析……
一部好的电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它有时候是一个很好的解惑大师,它让失望者获得希望,麻木者开始感受到电影世界的柔软,进取者收获梦想与阳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当年我很感谢李安导演拍的这部电影。那时我身边有两类朋友,一类信仰佛教,一类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一个教友经常对我说,不要和佛教的人来往,他们是魔鬼邪教,神会不喜欢的。
那时我有些迷惑,我觉得她的信仰好狭隘,不仅限制自己,还要以神之名来限制他人。
彼时正好在上映李安导演的《少年派》,其中几个有关于宗教信仰场景我至今不忘。
一次偶然的契机,派走入教堂,信奉了基督教,随后又接受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听到派在饭桌上祷告,父亲告诉他:“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真正的信仰只能有一个,“宗教都是愚昧的”,作为很快就要成年的他,是该启用自己理性的时候了。而派的母亲却鼓励儿子,去探索信仰作为生命的支撑与升华:“无论哪种宗教,总是劝人向善的。”
“印度教给了我宗教启蒙,又通过基督发现了上帝的爱……”成年后的派这样描述他与上帝的关系。
派:“信仰就像一座房屋,可以有很多楼层、很多房间。”
作家:“那有怀疑的空间么?”
派:“当然,怀疑在每一层都占了几间。 只有考验才能确认我们的信仰是否坚定。”
成年派这样告诉前来采访他的作家。
我一下子释怀了,信仰就是一座房子,各大宗教就是房子里的房间,我有自由选择入住的权利,并且是否要一直住下去,那也是我自己的事情。
当然,电影非万能,它只是在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而往往有故事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鸣,懂得去捕捉电影里和自己心跳节奏一致的律动。
一个会看电影的人慢慢地会变得内心强大,情感丰富。因为电影会使我们眼睛开阔,可以吸取到更多地能量。
综上所述,我始终都相信,看电影可以快速提高一个人的情商。而能够通过分享观影感受,来谈谈电影里哲学是我的心愿。
某个云淡风轻的午后,煮一壶好茶,约上三、两好友共同来观看一部影片,尔后聊聊电影里那些让人感动的时刻。就这样慢下来,收获最美的风景。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第7篇———
我是钟灵毓秀,就算生活一地鸡毛,也立志把岁月熬成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钟姑娘在码暖心的文字,希望温暖你的心。点赞、转发、打赏都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谢谢你的捧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