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每节课都有逃过,唯独没逃过思修课。
思修课老师是一翩翩美男子。学的是正统的国学,教的却是不正统的思修。
老师名叫陈椰,身高八丈,三十岁左右,常年穿着一件民国长袍,手上拿着一把骨扇。长得清瘦,至于脸,你把王力宏吴彦祖的脸弱化一点安放上去,配个眼镜,大概就是那个样子了。
不逃课的原因有很多,但不逃他的课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上课太吸引人了。
对的,太吸引了,你想象一下,吴彦祖的脸摆在讲台上,一身长袍一把扇子,还没开口,气势就先在那了。课的内容大多是民国时期的文人雅士,近代邻国的血泪史。气氛沉闷的时候偶尔抛出一个奇闻逸事的段子,动情之处扇子一开一合,长袍一摇一摆,在现代化的建筑里,多媒体化的教学中,仿佛就只剩他立身的这个讲台,还保留了点大学的古韵。
学校在大学城,学校和学校之间都很近。他偶尔会邀请几位隔壁高校的老师来给我们讲故事。估计是他酒席间的朋友。那几位老师也是跟他一样的妙人。站在台上就口若悬河兴奋不已。
你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他的认真。很多所谓教授,都是把老师这个职称踩着的,敷衍过去就得了。而他是捧着的,要很努力才配得上这称呼。
其实很难把一门思修课教好。
思修全名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你要是敢翻开书看看,你就会发现里面谈的全是:党是怎样的,党希望你怎样,党不准你怎样,你能这样爷爷们就很高兴了。字里行间全是“吃人”二字。
我一直认为,要培养一个人的品德,最重要的不是让他去相信什么,而是告诉他不该相信些什么。前者是洗脑后者是培养,前者是抹杀人性,后者是培养理性。
这就是为什么他明令禁止我们上他的课带思修课本。反而鼓励我们去读曾子的《大学》,认为那才是真正的思修。听了他的话后,我特意去图书馆闷了一下午,翻不过三页,没能体会到里面的意义,终究只好放弃。
一学期就这样到末尾了。期末大家都忙着备考,最后一节课去的时候,一百多人的教室只有零零星星的十几人,他依然笑容满面,风采不减。
我略微有些心酸。
他鞠个躬谢谢我们,走下来逐个跟我们握手。轮到我的时候,我还没伸出手去,他就拍拍我肩膀以示鼓励。走的时候犹豫一下,问他拿了电话号码。
回宿舍的路上越想越觉得告别太平淡,好像缺了点什么。愤愤不平的把想说的都写进了短信,发了给他。
不是想歌功颂德,不是来阿谀奉承。
纯粹觉得,一个坚持不说思修课本那些废话的老师,一个坚持不靠点名来留住学生的老师,不应该用几下掌声就敷衍过去,应该有一些反馈和应得的感谢。
毫无疑问,老师的课是很精彩的。无论是新加坡血泪史还是特邀过来的中大嘉宾,都让那些麻木的人放下手机抬起头来。没有军理高数某些老师那些敷衍了事照本宣科的态度,跳出课本去谈谈这个世界,简直就是业界良心。而且即便没人来,还坚持不点名。换做是我,要是没人来,我不点个十万八千次都难解我心头之恨。
难得,真的很难得。
听您老人家的口气,大概是把这学期的课当做是试水。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这肯定是成功的,站在食古不化的校领导的角度…我想他们心底肯定不怎么愉快,但还是堆出一脸笑容地说“年轻人嘛,就是要大胆去做”
以前我一直想象大学里应该是各有风格的讲师,情到浓时,抛开课本,谈一谈他们的人生经历或者奇闻异事。但来到大学才知道这里都是千篇一律的木头人,拿着绩点去威胁你。很多老师连高中老师都比不上。上课就像表演课本朗诵,甚至普通话还不标准。
陈老师是我觉得真的讲课有大学范儿的人,甚至还cosplay了国民服,还配着扇子。最重要是长得还不错,看上去和蔼,应该能接受别人意见的样子。所以斗胆跟您谈一谈这所大学,谈一谈对您这门课的看法。即便以后老师不再用这种方式去上课,我还是想让你知道,你曾经尝试过,并成功影响了那么一小撮人。他们由衷地感激你给了他们一个学期的思修课,这个真正的思修课。
下面是老师的回复。
谢谢你 匿名的同学。感恩一学期课堂的相知相识相随。你们回馈给我的,比我授予你们的多。现在的大学已非民国的大学,容易让人沉沦,需要我等有心师生一同寻觅自渡渡人之道。谢谢你们包容我这初登讲台者的生涩与天马行空,先贤说‘’为学不易,做人实难。‘’我补充是‘讲学不易,为师实难’。望我们能守护住内心大学理想的光辉,不负初心,有始有终。
ps 盼看到cosplay请加我微信..
当然加了他微信。我偶尔在朋友圈里写些小文章,下面都会看到他的回复,或是鼓励或是建议。
及至我厌倦了专业无趣的学习,毅然走上了文学的路,并发了朋友圈表达决心的时候,他在下面回复到
“文路崎岖,从吾所好,一意孤行。”
在回复框里打了很多字,想了想又删掉,最后只回复了几个字
“谢谢老师。”
网友评论
话说我思修老师特别喜欢特别的人,比如班上被排斥的,说自己理想是开飞机,当市长的,还喜欢在路上遇到传教的之后,几句话把人的信念都弄没……
哈哈哈别这样,都看着呢
我的重点就是要巧妙的拆开话题
其实也有可能是因为我跟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