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想象一下这样一种生活:每日急匆匆的出门挤地铁,在路边买一个煎饼做早餐,中午就着快餐看手机,晚上抱着电脑,缩在沙发里打开外卖……这样的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人说,这只不过是都市青年一种暂时的生活状态,过几年赚钱多了就会改变。
其实不然,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你如何过一日,你就会如何过一生。
如果你能够做一日的旁观者,看一个人一日的生活画面,你就可以大体知道,他一生会是怎样的活法。
美好的生活并非开始于你一日的奋斗,美好的生活开始于有觉知的饮食。
你如果怠慢你的饮食,那么你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怠慢你的事业与生活。
去看看那些自以为在拼搏奋斗,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自己的头脑虚耗的人,你就会明白这里面蕴含的道理。
生命在于呼吸之间。一日三餐,则是跟呼吸一样头等重要却又极为平凡的事。做好这件事,需要极强的自律,又需要极大的耐心。
然而生活的修炼,恰恰可以从唇齿间的修炼开始。
02
吃慢点,仅仅是为了花费时间满足味蕾的一点欲望?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优雅?仅仅是为了一种小资情调?
我想不是,吃慢点,在一呼一吸之间,并非仅仅为了贪图味蕾的感动,而是为了让人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回归宁静。
在一天当中,至少应该有三次机会,让我们得以从事物中脱离,在味觉、嗅觉与感觉中静心。
如何通过美食静心?一行禅师在《正念的奇迹》中谈到了吃橘子的故事:
数年前,吉姆和我第一次一起在美国旅行,我们坐在一棵树下,分吃一个橘子。他开始谈论我们将来要做些什么。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构想一个吸引人或是令人振奋的计划,吉姆就会深深地陷入其中,以致全然忘了他当下正在做的事。
他掰了一瓣橘子放进嘴里,在还没开始吃之前,又掰好另一瓣准备送入口中。他几乎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吃橘子。我只好对他说:“你应该把含在嘴里的那瓣橘子吃了。”吉姆这才惊觉自己正在做什么。
当时的情景就好像他根本不是在吃橘子,如果说他吃下了什么,那是在“吃”他未来的计划。
一个橘子有很多瓣。如果你懂得好好吃哪怕是一瓣,你大概会懂得好好地吃整个橘子。但是,如果你连其中的一瓣都不会吃,那么你是不懂得吃橘子的。
吉姆明白这个道理,他慢慢把手松下来,专注地吃那一瓣已经含在嘴里的橘子。他仔细地咀嚼,然后吞下去,接着才再掰一瓣。
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吃一只橘子,那么我们也会懂得如何工作;如果我们可以在吃橘子时静心,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切事物中静心。
工作时,如果心里慌慌乱乱,只想着赶紧完成手头的事,一心记挂着要去做下一件事,那么我想,我们是无法完成任何一件事的。
无法完成,并非指的是你真的无法做好,而是指,你无法真正的体验和进入到你生命中的每一件事。
每一天,我们都要吃饭,每一餐,或许都要洗碗。每一口菜,仿佛都是同样的味道,每一天,仿佛都是在奔向下一天。
如果你匆匆忙忙,那么你吃过、看过、做过的一切,或许其实你根本没有吃过、看过、做过。
怀着这样的态度,一天一天奔向生命必然的终点,真的有意义吗?
03
如果我们的人生顺利,我们会有80年的时间,前20年和后20年,是我们不由自主的童年与同样不由自主的老年。
粗略计算中间40年(甚至不到),我在每个工作日至少要付出9小时的通勤和工作时间,再算上睡眠的8小时,吃喝拉撒、家务杂事、娱乐的7小时,一天一晃眼就过去了。
对于整个人生体验来说,工作是否快乐,吃喝拉撒是否享受,身体是否康健,娱乐活动是否让我身心欢愉,这些分分秒秒,或伟大或平凡的分分秒秒,就决定了我一生的幸福指数。
生活,是一场修炼。吃慢点,从唇齿间开始修炼。
也许每天都享受一顿漫长的大餐几乎没可能,但是换个角度,我们还是能找到其他的途径让用餐更有品质:
1.购买精美的餐具和餐垫,吃饭之前,铺餐垫,关掉电视,放下手机,让吃饭,只是吃饭;
2.如果是一个人吃饭,可以用柔和的轻音乐来佐餐,柔和的音乐有助于放慢速度;
3.吃完一口,咽下去,再吃下一口,在每一口的间隙把筷子放下;
4.每天早上提前20分钟起床准备早餐,即使不做丰盛的早餐,也可为自己制作一杯五谷豆浆;
5.与自己约定每天准时去吃三餐,向自己保证,每次吃饭时间不少于20分钟;
6.每月至少去一家食材地道、做法考究的餐厅用餐,感受和了解餐饮文化;
7.减少速冻食品的购买。毕竟,生命的前方,永远通向死亡,速进,不可取。
8.如果你是女人,试着学会做饭吧。有烟火味的女人,哪怕是独居,也能够温暖整个空间。
9.如果可以,请不要风风火火的大口进餐,如果时间不够,宁可少吃一点,也不要伤害我们的胃。
END.
日有书香0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