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领读
一般在上科学课之前,课代表喊我上课时,我会提前安排好课代表布置好本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并且一打上课铃就带领着班级的学生齐读前一课所学的知识点。通过齐读,可以让学生温习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我们也都知道,刚打上课铃时,如果老师不在,班内的纪律往往安顿不下来,这样,学生有事情做了,可以有效的控制班内的纪律。
2.课堂纪律
我们知道,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课堂纪律是关键也是保证。如果班内纪律乱哄哄,安顿不下来,我会先把纪律控制好后再讲课。否则,宁愿不讲。课中,如果发现有孩子做小动作,或是交头接耳,我会提高音量,并且用眼睛注视他,或是把刚刚讲过的知识点,通过点名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起来回答,往往因为刚才的走神、小动作他会答不上来,我会让孩子站着听讲,通过第二次提问的机会,让孩子坐下,这样可以提醒他好好听课。
3.知识点标序号
科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比较笼统模糊,多数是图画,很少的文字。这对于老师总结知识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会借用上一年任教科学老师的科学课本,通过他们总结的知识点,再来梳理自己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在这一节课中,我会把知识点标序号,这样便于孩子识记。
3.课堂奖励
科学课还需要引导孩子们做实验。一旦遇上易操作且无危险性的实验,我会提前跟孩子们沟通好,在这一节课中我会尽快把知识点梳理完,剩余的时间拿来做实验。然后根据课堂表现及小组纪律情况,先后发放实验仪器。有时,我会故意少一到两套实验材料,目的奖罚分明,表现好的小组要受到奖励,表现不好的小组,会得到相应的惩罚,得不到实验仪器。当他们小组看到别的小组做实验时,每个人都很着急,再到下节实验课时,他们就会好好表现。
4.课后总结复习
科学课是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的,但有时在临近考试时我会偶尔布置一下作业,但题目很少。比如这次的期中测试题考到了资料分析与倡议书的题型,课堂上我会把学习报告中类似的题目找出来跟孩子们一块分析并讲解,课后,让孩子们把期中考试的题目再做一遍。我坚持讲同一类型的题目,但不会讲原题,以培养孩子知识运用与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检查孩子上课听讲的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