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姝奇缘》观后感
写这一篇文章我的内心是有些许惶恐的,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对于电影术语也不甚了解,我只能以我浅薄的见识来理解这一部电影,所以这篇文章并非影评而仅仅是一篇个人的观后感,希望通过自己的感受来介绍这一部优秀的作品。
法国导演侯麦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位导演。作为法国导演,他的作品不同于大部分西方电影的剧情性,他的作品往往充满着生活细节而极具真实性,极少运用配乐而是采用生活中常听见的各种噪音作背景音,力图展现现实生活的真正样貌。而作为新浪潮后期的导演,他又有不同于很多其他新浪潮电影导演的地方,他的片子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艺术性以及文学性,人物台词极具文艺写作的表达方式以及镜头色彩的对比,还有影片主题的哲理性都反映了侯麦曾作为文学教授这一身份对他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8529484/aa5e5c5192fba163.jpg)
《双姝奇缘》由四个小片段组成,讲述了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两位少女之间的友情故事。城市与乡村,谎言与真相,道德与公正,影片从两个倔强天真的少女视角以滑稽幽默的手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而本篇文章也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主题略微谈谈感受。
从镜头的呈现来说,一如侯麦以往的作品。《双姝奇缘》中两位少女,服装搭配的一深一浅;
![](https://img.haomeiwen.com/i8529484/664ac3b03edec4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529484/ed786227d96e905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529484/1def6f3c1f580cfc.jpg)
而影片出彩之处不仅仅在于拍摄手法的别具一格,主人公的创造也发人深省。城市女孩米拉贝有丰富的处世经验不同于乡下女孩雷妮特的天真单纯,她们对于社会底层人的看法大相径庭。雷妮特认为应该尽自己所能施舍街头乞丐,而米拉贝却觉得自己没有义务和能力帮助所有人;米拉贝帮助小偷混过了超市检查遭到了雷妮特的强烈谴责,认为其助长了坏人的嚣张气焰,有违法律道德;雷妮特不给骗人司机全部车费也受到米拉贝的质疑;善良施舍别人的雷妮特遇到了骗子,揭穿谎言却使得骗子哭诉生活的不易与苦衷。这些幽默的事件以及主人公们略显滑稽的处理方式也让我们思考对待骗子、小偷我们是否该像对待乞丐一般给予人性理解,我们是否真的有权利站在法律正义的一边擅自给予无理的一方惩罚,对于社会边缘人我们究竟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而我们的评判标准是否有失公正?
其实影片着重探讨了关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非一个简单的大众标准。当我们熟知隐情,道德标准可能就会向人性关怀一方偏离,而这样的“人性理解”也并不会招来太多的指责。正如导演侯麦自己所说:
“‘道德故事’不是在探讨人们做什么,而是在探讨人们做事情时脑子在想什么”
当我们已然理解其动机与苦衷,我们会将其作为自己的同伴来考虑,感同身受而稍微改变了对其的判罪态度。但是在另一方面,当我们对任何一个人进行相关的道德评判改变时,我们都处于了道德的高点,而非平等对待。被评判者处于一种近乎失语状态,除了阐明自己的隐情,他甚至无法进行论争,因为处于争论中心的人不管如何发声都会让人觉得这是罪人的辩驳而有失偏颇。而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面临的困境,道德评判真的是绝对公正的吗?影片给出的两种答案方式——天真的维护道德法律而淡化人性的理解与寻找隐情而始终给予人性关怀似乎都带有少女涉世未深的天真,那一幕倔强得可爱得对话和稚气简单得想法也隐隐让人发笑,但隐藏其中得答案又有谁知道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529484/ecdfdf59e0d7941c.jpg)
《双姝奇缘》不是一部给人答案的电影,正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时,我们不会真的去探究这么做的结果以及我做这件事是否公正,事件会像流水经过而人们往往也不会关心前应后果。这部电影真正的目的是启发人的思考,关于人性理解与道德评判,关于人与人之间微妙的道德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