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散记

作者: 石头在海上 | 来源:发表于2024-08-22 09:17 被阅读0次

题记:

初来槟榔屿,一波多三折。

遥望山海处,举头织女星。

不知不觉来到槟城已经快十六个月了,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因为几乎没有离开过。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竟然忘却了自己的故乡。

此番听似无情的话,却也娓娓道来了我对此地的一番深情厚谊。正所谓“吾心安处是吾乡”。在日常的点滴生活里,我竟悄然爱上了此地,而不自知。

那就浅尝这一年多来的境遇,且听我言。

原计划在曼谷常驻的我,由于工作原因被临时调来槟城,这个原名叫做“槟榔屿”的海岛。

我与海岛甚是有缘,我的籍贯地是上海崇明,也曾在祖国宝岛上生活过几个春秋,没想到,命运又把我安置到了南洋明珠——槟城。

初来乍到是去年的五月中旬,初次入关时,第一感觉非常压抑。由于我天生是敏感体质者,对一切“保守且封闭的社会环境”都能比普通人感到多一重压抑。

入关时没能体会到丝毫的热情,机场陈旧而狭小,与曼谷国际机场相比差距甚远。

所以第一印象并不佳。

由于抵达时已是晚上十点,路上车流量还是很大,且有许多摩托车,TAXI车速很快,令我感到一丝恐惧与不安。下榻的第一家酒店在郊区,夜晚噪音很大,难以入眠。

第二天一早,当我看到酒店的自助早餐布置时,也非常惊讶。几乎是全西式的,品种也并不丰富。于是勉强吃完后,就在酒店周围四处溜达。

由于此地的日出时间非常晚,差不多早上7:10太阳才傲娇地探出脑袋,对于我这样的“早鸟派”而言,我感到非常陌生。

南亚湿润的气候裹挟着阵阵热浪,当我抬头,无意中察觉到天际朝霞的绚烂之美时,那一刻,我的心醉了。

之后就是应对各种繁琐的工作以及“文化冲突”。

这里的华人比例据说有50%,但却很少遇到真正中文说得好的华人。起初的相识感并不尽如人意。

此地的华人并非“热情型”,大多数说话慢条斯理,且声音细小。整天慢悠悠的神情,可把我这个天生的“急性子”给惹得上蹿下跳,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虑又狂躁。

由于涉及的业务大多是出口,所以时效性非常重要,常常耽误个几分钟就是几千美金的差价。于是只能硬逼着自己亲自挂帅上阵,事无巨细,亲历亲为。

天天培训和调教当地的各路供应商和合作方。彼此都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现在的惺惺相惜,着实磨合了许久。

除了应对这些,吃饭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这里是中西融合菜居多,且蔬菜非常昂贵,对于一个单身独住的人而言,吃饭简直成了一个问题。

由于每天繁重的工作,天天早出晚归,也懒得做饭,每天都随便打发。但这样的生活毕竟不能长久,就天天在百忙之中抽空出来找地方觅食。

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一份“槟城美食榜”,甚是自傲。也慢慢发掘了不少适合我们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小众餐厅”。其中不乏有些非常古典且有情调的家庭式餐厅。

比起饮食习惯的差异,最大的痛苦其实是孤独。平时忙忙碌碌还好,但周六周日就倍感寂寞。这是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生活,而且身边也还没有出现祖国同胞。此地公共交通很差,没有地铁,也没那么多公交车,骑自行车就更不谈了。天气炎热是一方面,主要是不安全。道路的规划和基础建设和中国是天壤之别。对于我这样不会开车的人,十分不友好。平时工作公司有聘请司机,但节假日考虑到司机也需要休息,只能自己克服。为了避免自己太过无聊或者胡思乱想,每周养成了走路去书店的习惯。虽然距离并不远,但每次出行都是“九死一生”,要过好几条没有红绿灯的马路,且车水马龙,应接不暇。

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中文书的价格差不多是国内的2-3倍。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我是世俗价值观里的学渣,但凡教科书以外的书,我都自发念得相当不错。

了解一个地方,必须从历史、人文、地理开始。于是我废寝忘食地在书海里畅游,每天看得昏天黑地,遇到好书,还忍不住要买上同样的几本,等着回国出差的时候赠送给中国的朋友和同学一起鉴赏。

通过读书和大量阅读历史资料,我发现槟城古称槟榔屿,是因为早期这座小岛上有许多槟榔树而得名。后来马来文也逐渐改为“Pulau Pinang”,即“槟岛”。

而早期汉人也会转译“Pulau Pinang”,称槟城为庇能、屏南(均为槟城福建话Pī-néeng的借字写法)等。在马来亚日占时期,曾依照槟榔岛的读音,被改名为彼南。

槟城的历史和槟岛上那些遗留下来的建筑一样,参杂了许多英伦风情以及福建闽南文化,特别显著的是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此地的华人一半信奉佛教和道教;另一半则信奉基督,人数几乎对等。

我参观过著名的极乐寺,全称鹤山极乐禅寺,是一座位于槟城州亚依淡的佛教寺庙。极乐寺始建于1891年,依山傍海,为东南亚规模最大与建筑最宏伟的华人佛寺之一。

该寺名称取自“西方极乐世界”,其落成标志着汉传佛教伽蓝在南洋的开拓,是汉土与海外华人间的文化纽带。每逢华人农历春节,极乐寺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新春灯会,吸引了众多海外佛教徒前来朝圣。

槟城极乐寺因形似飞鹤,故于建寺后得名“鹤山”。该寺五彩缤纷的建筑鳞次栉比,多以花岗石砌成,其主要标志性建筑为楼高七层的万佛塔以及全球最高的八角亭观音阁。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去此地洗涤心灵,思考人生。我最喜欢里面岩壁上雕刻的三个字——煙塵。非常有禅意及能感受到力量的所在。

此地的华人收入并不高,但他们大多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不低,像极了——小确幸。小小的、确定的幸福。

我这样心浮气躁的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蜕变。逐渐褪去了戾气,心平气和地过日子。

不知不觉中,在我独自生活了大半年后,我竟发现自己已经不想离开此地了。油然而生的归属感,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平和。

每天眺望着宿舍外不知名的重重山海,只感到云海缱绻,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自小养成了一个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当有一天我独自在槟城北海的一家海鲜餐厅用餐时,我望着不远处的槟城港,欣赏着绮丽晚霞的绚烂画面时,不禁脱口而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如今我依旧在此地工作、生活;因缘际会也结识了不少当地的马来人和欧美人。我们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多元化种族的世界里,求大同、存小异。

近期又加入了当地的商业协会,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千回百转多少个春秋,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柳暗花明。但我想,坚强如我,虽茕茕孑立,孑孓独行,定能在异国他乡中继续为了一份情怀与激情而努力,最终为自己的命运添上几分多彩的注脚。

相关文章

  • 炒粿条和四果汤——槟城汕头街(上)

    问槟城人,去槟城旅行什么地方好玩?他们会说,“到槟城,当然是要吃街边摊!尤其汕头街,没去过,就不算到过槟城。” 汕...

  • 无标题文章

    美食,槟城永恒的主题 如果没有品尝槟城的美食,就失去了来槟城的意义。槟城是马来西亚的美食天堂,但这里的美食却与米其...

  • 槟城|美食日记

    槟城,亦称作“槟州”。马来西亚的十三联邦州之一,位于马来西亚的西北部。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槟城被槟城海峡分为了槟岛与威...

  • 槟城之行

    槟城绿化很好,有点像新加坡。槟城其实是一个州,李宗伟(生于槟城大山脚)、阿牛(生于槟城北海)都是这里人。地处海岛犄...

  • 槟城|榴莲飘香的南洋旧时光

    槟城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由槟城岛和威省两部分组成,其中还有座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槟威大桥。乔治市是槟城的首府,...

  • 槟城

    一、槟城 依恩奥酒店(Eastern & Oriental Hotel)貌似是最好的,世界三大古董酒店之一,100...

  • 2018-03-06

    我去过两次槟城,槟城又叫槟州,是吉隆坡和新山是之后的全马来西亚第三大城市。位于西马来西亚西北部,光大为槟城的地标,...

  • 在槟城三天,怎样每天吃爆一条街了解一下

    为什么要给槟城美食单独做一期,因为这次旅行去了吉隆坡、兰卡威和槟城,综合考量,槟城美食绝对排第一! 从叻沙到咖喱面...

  • 槟城——街头艺术

    有时候,会因为一家书店,一本书,爱上一座城。 对于槟城,来之前听到最多的就是槟城的美食,槟城的文化倒真是了解的不多...

  • 圣诞快乐

    愿今天团队小伙伴身体棒棒哒。 今天给大家介绍下我将要度过的圣诞之夜的城市。 槟城 槟城是马来西亚的一个洲,整个槟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槟城散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bi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