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63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63

作者: 秋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7-25 17:22 被阅读0次

有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笑话,说一位来访者对咨询师说:“这几天我感觉心情很压抑。”咨询师说:“嗯,你感觉很压抑。”来访者又说:“我有时候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咨询师说:“嗯,你想放弃自己的生命。” 来访者走到窗前,说:“我真想就这么跳下去!”咨询师打开窗户,说:“扑通!”

笑话当然不是真的,而是前辈咨询师在帮助新手咨询师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同理心、避免机械操作的教学手段之一。笑话中的咨询师,只是把同理心当作了工具、而并非真的怀着深切的人性关怀与来访者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达到助人效果。

同理心又翻译为“共情”,最早是由罗杰斯提出的,罗杰斯给它下的定义是:带着情感暂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不带任何评价地去感受对方的感受和经验,敏锐觉察到对方的内在参考系,就好像你就是他,但又永远不失去“好像”的状态。如果失去了“好像”,就变成一种认同、而不是同理心。

用通俗的话来总结,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点类似中文里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但又比这些状态多了一份持久关怀、冷静觉察和理性边界。

在一次企业高管培训中,一位人事总监分享了他多年前的一次经历——一位老员工,有一天突然情绪激动地站在办公楼的窗前,说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听他说话,他要跳下去一了百了。所有人都不敢靠近,情急之下,这位总监抓起一支笔一个本子,在与老员工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蹲下来,说:“我知道您心里一定有很多苦,没有地方说,您有什么想法和要求,都可以告诉我,我一定全部记下来。”老员工一顿发泄,总监真的一边听一边回应一边分秒不停地记了下来,最后,老员工突然“哇”地哭出声、靠着窗户瘫坐了下来,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总监问我:“林老师,那个时候我没有学心理学,只是凭着直觉做的,不知道算不算同理心?”我很感动地告诉他:“您用整个身心来倾听那位员工,发自内心关怀着他,同时又尊重了他在那个时候的需要、没有试图靠近他和否定他,这是最深和最真的同理心。”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同理心这个词大家已经不那么陌生了,但它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应用呢?

在《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这本书里,我给大家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林紫妈妈花园经常组织亲子岩降、攀岩、探洞等心理自然教育活动,这些活动都很有挑战性。有一次,大家正要攀岩的时候,突然大雨倾盆。即便如此,大多数孩子仍然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要完成任务。可是,也有几个孩子,因为害怕而想要退缩。

这个时候,他们的妈妈有不同的反应,第一个妈妈说:“有什么好怕的?上!”第二个妈妈说:“你看比你小的都上去了。你怕什么呢?”第三个妈妈说:“加油啊!如果你能上去,回去我就给你买冰激凌。”这三位妈妈看上去都在鼓励孩子尝试,不过结果会怎样呢?

第一个妈妈一句话就否定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当孩子被否定时,就很难面对问题。第二位妈妈想要以小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但事实上反而会让孩子认为:“你看,我的确是不行,连小孩子都不如。” 第三位妈妈给了孩子一个甜蜜的诱惑,这个方法可能有效,但带着诱惑,往往会制造出新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4

    如何拉近跟自己的距离呢?最简单而又最基础的,是从认识自己的生理自我,与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觉知和连接开始。 现在我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

    这个游戏,你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玩,但一定要记得:游戏的目的不是审问和评判对方,更不是给对方贴上某个问题的标签,而...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

    周三早上,你饿着肚子赶去公司开会,领导正发言的时候,你的肚子突然“咕咕咕”地叫了几声,你尴尬坏了,赶紧干咳几下想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7

    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圈子,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自我需要,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帮忙识别。 看看你发的朋友圈信息,哪一类型...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

    认识自己是我们的第一站。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请你们思考一下,你认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那是你真实的样...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3

    如果我问你,你认识你自己吗? 也许你会说,“当然啦!我叫某某某,身高1米6,大学三年级”。可是,这真的就是你吗?上...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5

    今天分享一个关键词:身体主权。 身体主权,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拥有、支配、和可控权。如果在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这...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

    如果说,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镜子里的我是谁”、体验到“宝宝肚子饿”;社会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1

    每个人的未知我区域,都存在着没有被探索和发掘的潜能。要找到并且善用它们,我们可以这么做: 首先,通过自我觉察、清理...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2

    今天,我们敲开第二枚彩蛋,听听一位朋友的留言: 这位朋友说:“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每次说话、做事都会斟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6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eh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