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

作者: 吹个小哨哨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21:28 被阅读0次

    从未见过凤凰,我却是听着凤凰的故事长大的。

    几十年来,村里的每个孩子都不可能不知道凤凰。她的一言一行甚至举止打扮都成为父母教导孩子的标准。村小学的老师时不时地在课堂上面带神秘地提起她的名字,家长有意无意地在闲聊中讲起她的故事。她就像是夜空里最亮的星,夏日里最凉爽的风……如果说一群懵懵懂懂的乡村少年也有偶像,那么她当之无愧。

    那是80年代初,她考上了北京大学,也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早上还踏着露珠赶着牛群去河边放牧,中午就成了天之骄子。家徒四壁,无依无靠,父母皆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可是她考上了北大。这消息就如同划破长夜的一道闪电,让人们看到黄土地上也有沉甸甸的希望。

    没人知道凤凰入读北大时候是怎样的心情。不过二十多年来,村民向外地人讲起她的故事仍然兴奋异常,就像介绍本地不为人知的土特产一样。对于她没有来由的聪慧,村民们只能猜测地归因于她家祖上风水好。这样的猜测在她的几个弟弟妹妹全部入读大学和她自己移民美国之后显得更有说服力了。

    凤凰的故事逐渐成了周边乡村少年共有的记忆。提起凤凰,无人不带着深深的崇敬、膜拜和向往。



    自从读了北大,凤凰就很少回来了。她忙于功课,也需要赚钱补贴家用。

    在一个夏日凤凰回家了,穿着一双军用黄球鞋。对,就是那种实在是便宜、普通而又简单的鞋子,村民们外出放牛的时候几乎人人一双。可是,她就穿着这样的一双鞋子从北大回到我们这个闭塞落后不为人知的小村子了。

    这是凤凰最光辉的时刻,也是对整个村子影响最大的时刻。

    凤凰的这双军用黄球鞋几乎影响了村子里一代人的衣着。因为这双球鞋,没人因为衣着寒酸而惭愧,也不会有人因为穿着华丽而骄傲。穿的再好又能咋滴,瞎显摆个啥,人家北大的学生还穿着黄球鞋呢。简单朴素成了村里所有少年的穿衣标准。

    十几年后我到县城读高中,有一次班会,班主任拿着一张报纸让我们传阅报上的一个故事。老师讲了什么我已经不知道了。只记得看到那个故事时候不禁吃了一惊,因为讲的是凤凰姐弟的故事。原来感到震撼的不仅仅是我们村里人,就在我们县城这也是一件令人称颂的故事。我家离凤凰家虽然很近,只是隔着一条小溪,却不知道她在美国做什么工作。

    报纸上赫然写着,她是耶鲁大学的教授。


    可是慢慢地,事情有了变化。

    那个时候凤凰的一个弟弟在我们县城的高中教书,所以他的母亲也时不时出现在学校的宿舍区。她身材瘦小,肤色黝黑,一条细细的辫子紧贴在脑后,却有一种威严的神情。我见过她几次,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衣着朴素的让人吃惊。慢慢地村子里就有一种疑惑的声音,孩子们都长大赚大钱了,为什么家长还是不知道享福。不过这种疑惑也被更大的反讽打压下去了,就是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北大的学生。

    于是意见统一,重新归于对凤凰一家的崇拜。

    一个夏日的午后,爸爸回到家里。“今天遇到老赵(凤凰爸爸)了,袖子上打着好几个补丁,现在还有谁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爸爸有些疑惑。“是啊,现在布料大都是化学纤维的,可结实,想把衣服穿个洞可真不容易“,妈妈说。听到谈话的我戏谑地来了一句”是不是新衣服故意补个补丁,沽名钓誉呢!“ “去去去,你这孩子,没句好话!“,我被骂了出来,却也对凤凰爸爸的行为有些不解。

    我当然知道凤凰爸爸不是故意穿成那样,不过,那个时候村子里真的找不出补丁衣服了。


    批评的声音还是出现了。

    一个假期,我和妈妈一起去镇上赶集。迎面走过来一位老人,黑瘦的脸庞,穿着一件长长的雪白色衬衫。衬衫白得刺眼,长出很多,明显太不合身。老人隔着街道和妈妈打招呼,妈妈也热情尊敬地回应。我却没有认出是谁。“这是谁啊,我怎么不认识“,走过一段距离我悄声问妈妈。”是凤凰爸爸啊,听说现在身体不好,生病了,你看人变得黑瘦黑瘦的“,妈妈回答道。

    原来这位就是那个传奇人物的父亲,可是我却心头五味陈杂,不知道说什么好。不可否认,我就是大俗人一个。人有了钱,有了名,就要追求更好的健康条件,在我看来是人之常情。否则何必追求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又不是学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怕谁说呢。

    在一个假期我回到家听说凤凰爸爸去世了。“凤凰回来了?",我焦急地打听。

    凤凰没有回来,可是凤凰的话却传遍了村子:

    “回去干啥,回去的越早,我死的越快!“

    午夜梦回,凤凰可曾想起这个黄土地上的家吗?我不相信这是凤凰的原话,可是村里却也没有人对这句话作出过任何反驳。那个我从小熟悉的凤凰,听了无数遍的故事的主人公,突然一下子模糊得让我无法辨认。

    让我震惊的不是她没有回来,而是这话里的冷酷和决绝。


    因为新农村建设,旧的村庄已经几乎颓废了,剩下的多是被推土机碾过后的残垣断壁。 凤凰即使回来也找不到多少当年的影子了。再也没有人见过她回到这个村子。

    不过她的确回到过县城。凤凰最近一次回到县城也是在几年前。她的远方亲戚热情地欢迎她,并在县城最好的酒店设宴款待。具体情况无人知晓,只是后来有一些让人略感诧异的传言。亲戚花了三千块以当地最好的规格请她,她给了亲戚家的四位小孩三百块的红包。

    既是传言,细节便难辨真伪,不过还是可以大致推敲出一些眉目的。凤凰远涉异乡几十载,故乡的风俗还是记得一些,却记得不那么真切了。她念及旧情还去赴宴,还记得给亲朋故旧的小孩发红包,可是却并不能做的周全。也许她没有意识到,隔着几十年的岁月,故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在村子里极度简朴只会让人在背后议论,几十年前就早已绝迹了带补丁的衣服。村民们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吃饱穿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关注家长里短,而是远赴天涯,各求前程,开了眼界。有些变化不尽如人意,但是很多变化是好的。


    十几年前我刚去外地读书的时候,买了一件新的衬衫,遭到爸爸的奚落,认为我舍本逐末,不曾向凤凰学得一丝一毫。我虽不能苟同,但亦深感惭愧。如今村里大概很少有家长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了。如果真有家长这样要求,大概连他们自己也底气不足。更多的人反倒害怕自己的小孩衣着不够时尚不够潮流,深恐被人耻笑。

    凤凰曾以闪电之势划破这长夜,可惜闪电之后再无闪电。那群懵懵懂懂的乡村少年看着自己曾经的偶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可辨认,是幸?亦或是不幸?

    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凤凰,也许我听到的只是个传说。

    本文配图来自花瓣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凤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ew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