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写作营读书每天写1000字
再读《无声告白》:我最喜欢的莉迪亚最悲哀

再读《无声告白》:我最喜欢的莉迪亚最悲哀

作者: 一颗桂味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21:00 被阅读96次

“一切都错了。”——这是莉迪亚内心的呐喊。

故事围绕她的失踪紧紧展开。在寻找的挣扎中,多年的纠纷被忆起。

可以说,贯穿全文的核心角色莉迪亚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最心疼的。

父亲詹姆斯希望女儿莉迪亚和他不一样,能够融入人群不要与众不同;母亲玛丽琳希望女儿莉迪亚和她以前一样,做到出类拔萃而与众不同。这两种迥异的“与众不同”教育理念撕扯着莉迪亚。

然而她太懂事了,以至于没有办法说拒绝。

她想要母亲开心,想要看到父亲的笑容,想要这个家完完整整的。于是小小的莉迪亚早早的学会了让父母亲都满意的方法:一边答应父亲,假装和很多朋友联络,制造合群的假象;另一边答应母亲,参加代数课大物课舞蹈课等等把自己忙成一个陀螺。

在这个沉默的家庭,所有的爱都是无声告白。

一年又一年,莉迪亚被迫成为全家人的宇宙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家庭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泡沫——但是她不挑明,也就逃不脱。

可是这样很累。所谓水满则溢,弦紧则断。

莉迪亚终于在心里呐喊:一切都错了。

她想起多年前意外落水的夏天,在水中窒息的场景像一种解脱,但是不应该由哥哥救起自己的,因为这样她习惯了依赖哥哥。所以莉迪亚想重现那个夏天,这一次由她自己从水中获得新生。

然而莉迪亚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她此前并不会游泳。

于是,所有对父亲的、母亲的、哥哥的、妹妹的那些承诺永远留在了昨天,她想要说的话,她想要坚决改变的想法,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合上书本,莉迪亚沉入水中的身影还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在这个谁也不开口吐露自己心声的家庭里,莉迪亚成为了最悲剧的存在。一切的过错仿佛都被莉迪亚承担。她是多么的不幸。

其中父母的期望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教育的失败,沟通的障碍,生命一去不返,这使我在读完全书时感到无以言状的悲哀。如果父亲詹姆斯和母亲玛丽琳能够少一点“关注”,多倾听她内心的声音,最后莉迪亚一定不会这么痛苦。

虽然,因为莉迪亚的死,一切有了改变。父亲詹姆斯和母亲玛丽琳会开始好好交流,哥哥内斯会继续追逐他的天文梦想;妹妹汉娜会慢慢走出自己变得自信大方。他们都会打破无声的枷锁,会把心中所想告诉彼此。

但如果改变都需要以生命为代价,那一定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停下来,现在我们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亲子关系,或者换一个词语,重新审视。

等意识到“一切都错了”,祈求“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纪伯伦有言:“你的孩子不属于你 / 他们是生命的渴望 / 是生命自己的儿女 / 经由你生 与你相伴 /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

所以,为人父母,应该从小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他们一个栖身的家而不加束缚。不是让孩子成为你人生的复制品,而是让他们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无声告白》:我最喜欢的莉迪亚最悲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ig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