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节周晓娟的《畅游大自然》美术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5814941/64d8b7d44de791ca.jpg)
材料准备:各种树叶 A4纸 画笔。提前一天发在微信群,让助教老师和学生们准备。
第二节课下了,美术直播课在第四节,当做完操后,难得的一幕现在时常上演了。
“老师,准备一些什么呀?第四节就是美术课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围住助教老师。生怕老师忘掉。
助教老师在准备所需东西,阳光课堂每每直播前,师生都很忙。
“原来是摘树叶噢———”孩子们“”一哄而散‘’,不见了。
当直播马上开始,当助教老师走进教室时,总有这样一幅令人心动的场景。
直播老师在调试设备,同时放着一段美妙的音乐,孩子们安静地坐着,脸上洋溢着诸多热闹的表情,使助教老师总感到一种教学时难得氛围,不过,这种氛围由于自阳光课堂开设以来,一直是这样,老师多少有些习以为常了,但他们还是很珍惜这求之不易的教学。
老师上课的“导入新课”已无需导入。
在看看桌上,满桌满桌的柏树叶子、柳树叶子、榆树叶子。简直是绿色的海洋,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植物世界。
这节美术课干了什么?
有一天,我翻看助教老师的听课记录,除了认认真真的记录课堂情况外,有一件事牢牢吸引住了我,那就是听课记录上有一幅很美的画,创意朦胧,线条流畅无比,结构比例毫无挑剔,我足够看了好几分钟,助教老师不会画画呀?难道听了几节课,进步这么快?我迷茫起来。
灵犀一点,我恍然大悟了。
那是助教老师用柏树叶子拓的画——天哪!
![](https://img.haomeiwen.com/i5814941/4703f77a580be59f.jpg)
我们这样的课很多,实际上,这种教学的实施就是阳光课堂对环境即教材,材料即教材理念的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