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阳光课堂

作者: 共享阳光课堂邵锦堂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17:22 被阅读639次

    “阳光课堂”从诞生到成长,已走完近一学期的路程,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现在的阔步前进,并不一帆风顺,所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有汗水的腥味,但令人欣慰的是一路都有各级领导的悉心栽培、一路都有上海沪江网互加计划团队的擂鼓助威、一路都有志愿者老师们的鼎力相助、一路都有助学老师们的默默奉献、一路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同路人的携手并进。“阳光课堂”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茁壮成长。

    阳光课堂诞生的意义

    2017年4月26日晚,上海沪江网的咖喱老师发微信问我:“假如我采访您,您如何解读阳光课堂?”当时尽管是午夜,但我还是一口气回答了他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阳光课堂”就是“双师课堂”,由“线上”老师和“线下”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线上”老师是从全学区骨干教师中选拔出的专业性强的教师,是“优中择优”,其工作任务是“线上主讲”和“巡回指导”,即通过网络给学区内所有村小的学生线上直播教学,并定期以走教形式到各村小巡回指导、了解学习状况。“线下”老师是从村小普通教师中择优选择,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线下服务”、“课堂辅导”、“检查评价”。

    “阳光课堂”的诞生,是对政府提倡的教师“支教”和“走教”的补充和完善,使“支教”和“走教”变为现实。常规的“支教”和“走教”,只能缓解少部分交通便利、规模较大学校专业教师短缺的困难,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村小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走教”,在山大沟深距离远的农村根本不可能实现:交通怎么解决?安全由谁保障?所以以前的教师“支教”和“走教”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空想和虚拟的经验而已。在“阳光课堂”中,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网络“支教”,再通过定期巡回,实现了教师“走教”,使所有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且效果良好。

    “阳光课堂”是山区孩子通往外界的桥梁。“阳光课堂”使孩子们知道了深圳、上海……;“阳光课堂”带孩子们走出了校门、走出了大山,来到了繁华的城市、来到了平原……;“阳光课堂”让孩子们找到了快乐、找到了自信……;“阳光课堂”给孩子们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结束了除读书再没有语言交流的枯燥生活,开始讲普通话,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他们知道在网络的那头有很多人在关注他们。在绘画、手工方面有了自己的作品,在礼仪方面受到了网络那头的熏陶,特别是“线上”老师一句句“亲爱的孩子们好”、“小朋友们好”等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缺乏爱的灵魂,启迪孩子们体验着爱、感受着爱、传递着爱。

    “阳光课堂”,解决了多年来村小因艺术类、心理健康等专业老师缺乏而课程难以开齐、课时难以开足的瓶颈问题,实现了以“资源共享、教师共享、课程共享”为主体的教育均衡,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惠教育。

    阳光课堂收获的喜悦

    “各位志愿者:您们好!cctalk号列车即将启动,请您做好上车准备,上车后列车员会帮助您及时找到座位,祝您旅途愉快!谢谢合作!”这个开场白是2016年12月27日,我在“阳光课堂”里直播第一节课《乘坐cctalk号指南》时,讲给志愿者老师们的话。这趟列车已满载而行,始发站是李家堡,没有终点站,它将引领我们一直向前方疾驰,永不停息……

    学生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联合学校的刘洮林老师说:“刚开始上直播课,每当直播老师和学生互动时,学生的目光显得有些呆滞,求助式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胆怯,手握话筒,语无伦次,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说不出来,他们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说。现在他们渴望直播老师和他们互动,‘老师,老师,快举手,快举手’,生怕错过或少一次和他们互动的机会;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目不转睛,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抢话筒、激情讨论、对话丹麦馆长,这是多大的一种改变,我们无法想象,只能为他们伸出大拇指点赞。”

    北岔学校的袁国军校长说:“自从有了‘阳光课堂’,这些孩子变化真大!以前,学生看到本校其他班的代课老师就会躲得远远的,现在他们有什么事都会主动找老师沟通,是‘阳光课堂’让他们重拾了自信,话语多了、脸上笑容多了,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胆怯感觉了,这些孩子终于有了孩儿样。”

    今年3月的一个下午,我主讲了一节课,课后来到北岔学校,正好几个孩子在操场上体育课,当看到我时马上围了过来,毫不羞涩地用脏兮兮的手抓着我的衣角,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我们认识你,你是‘阳光课堂’里的邵老师……,邵老师好!邵老师好……”我的西服衣角上留下的全部是他们的小手印,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热泪偷偷地在眼眶里打圈儿,当时阳光课堂还未满月啊!

    有一位家长说:“自从有了‘阳光课堂’,孩子早晨一叫就起床,欢快地就往学校跑……”。

    是啊,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挥洒自如地画画、奔放自如地歌唱、抑扬顿挫地回答。孩子们在学校的分分秒秒都过得如此充实和欢乐,我们还有什么不坚持下去的理由呢?

    老师的进步是我们最大的安慰。鹿马岔学校的冯平校长说:“以前的课堂,教师认真地讲,学生专注地听,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对教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老师也在无形中把自己当成了高出学生一等的‘教师’。‘阳光课堂’强调师生平等与合作,因为‘阳光课堂’没有助教和学生的合作探究是难以实施的,或者说是无法体验‘阳光课堂’的教学理念。现在助学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学生的合作者、心与心的链接者。”

    他还说:“万事开头难,就等有心人。‘阳光课堂’起步之初,老师都认为开玩笑,虽按时助学,但按部就班。当‘阳光课堂’一如既往地前行、朵朵妍开、学生节节渴望时,助学老师悄悄改变着自己:美术助学老师积极帮学生剪纸、画画,生怕互动时完不成;音乐助学老师跟学生一起唱、一起奏;班队活动时认真记录感人的故事。更有一道‘煞人’的风景:学生在操场里玩,互相说普通话,带动老师也跟着拉腔说普通话,有时老师给学生第一句说土话,当学生用普通话时,第二句马上改为普通话。”

    “看到这么一双双小手,我被融化了,想起了小时候的我在土地上画圈圈、画美女、画皮鞋的情景!深深地发现30年来,只有这几年我丢了魂!他们就是那时候的我,爱他们就是爱自己!不管怎样,都要开始我的梦想之旅”。这是美术课老师周晓娟在上完第一节直播课后的感言。她身体不好,在担任“阳光课堂”线上老师期间,白天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只能乘晚上时间准备“阳光课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幕:她将病床移到窗台边,一边输液,一边趴在窗台备课。就这样,她也没有耽误一节课,看到她上课时对孩子们流露的纯真笑脸和手上的密密针眼,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说:“老师,您辛苦了!”

    “阳光课堂”之所以“阳光”,就在于志愿者老师无私的奉献和不断的坚持。无论是线上老师的备教,还是线下老师的助学,都是“阳光课堂”里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天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鼓舞着我。

    村小的改变是我们最终的期待。“我们在此约定,但愿让阳光遍洒校园,让生命幸福起航,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每一位教师体面工作、幸福生活”,这是李家堡学区“阳光课堂”全体线上老师的愿望。为此,他们默默努力着,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智慧启迪智慧,使李家堡学区的每一所村小都在发生着变化。

    “阳光课堂”犹如一缕春风,每一步竟是如此似梦似幻,学生们沉浸,助学老师们沉浸,与之远离的其他老师也由抵触到室外偶听,终于也成了一位“打不散”的单鸳鸯。当看到学生的变化、听到学生的笑声,忍不住走进了教室,终于,村小的每个老师都变成了熟练的线下老师,成了“阳光课堂”的追随着。

    不论走到哪个学校,走进哪间教室,你都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变化:原来躺在储藏室纸箱子里面睡了十几年的科学实验器材、数学学具、绘画模具、画板、画架、水彩笔、颜料、颜料盒、三角铁、碰铃、电子钢琴、各种体育器材都走进了教室,本来空旷的教室被“功能化”后变得有些拥挤。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上,老师的办公电脑也走进了教室,电脑多的学校,干脆把多余的电脑长期搬到“阳光课堂”,学生随时可以用电脑,电脑少的学校因没有充足的经费自购电脑,他们就花小钱自购鼠标、键盘供孩子们学习。

    “彩虹花”的诗,孩子们随口能读上几首;“阳光音乐”里的歌,孩子们随口能唱上几曲;“阳光班队活动”里的礼仪,在孩子们身上随处可见;“阳光美术”里的画挂满了教室墙壁;“阳光手工”里的作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教室墙角的桌子上;“阳光英语阅读”里的对白,孩子们常常挂在嘴上;“阳光书法”里的字,偷偷爬上了孩子们的作业本;“阳光心理健康”里温暖的话语,陶冶着孩子们的心灵……

    我们的村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寄希望于一个圣神的使命:希望“阳光课堂”影响较大规模学校发生同样的变化。

    阳光课堂引发的思考

    “阳光课堂”里之所以发生这么多的故事,不外乎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整个团队不懈的坚持。上海沪江网首席教育官吴虹女士说:“我们追求的不是一节好课,而是一个团队不断的坚持。”这一点我们做到了。二是线上老师无私的奉献。为了上好一节40分钟的课,往往要花一天,甚至两天的时间备课,他们不允许失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不是一名普通的老师,而是一名网师,是一名不起眼的“公众人物”。三是助学老师默默的付出。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把自己变成了学生的合作者,默默地提供服务、提供帮助。

    我们的“阳光课堂”是成功的,我们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但这种小范围的成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反而由此引发了很多新的思考:一是如何在较大规模学校搭建教育教学新平台。“平台比资源更重要”,如何用技术改变课程,为教学提供服务?二是如何解决较大规模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大部分实体课堂效率低,是因为老师课前付出少。有谁愿意像“阳光课堂”的老师一样备课呢?有谁像“阳光课堂”的老师一样关注一节已经结束了的课的质量呢?三是如何让“古板、落伍的教师队伍与时代合拍”。上海海事大学魏忠教授说:“教师是阻碍教育进步的最大力量”、“我们的教育方法还停留在100年之前”。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改变了世界,为什么就是不能改变教育?

    回味收获的喜悦,思索引发的问题,重新定位“阳光课堂”,我们的路还很远!

    �e�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TiAnn甜:好希望有一天这样的“阳光课堂”也能在我的家乡,那里也有一群很可爱的小朋友。
        TiAnn甜:@甘肃定西李家堡学区_邵锦堂 您好啊,谢谢回复,我可以具体了解一下吗
        共享阳光课堂邵锦堂: @TiAnn缇安 这个容易,一根网线就可以连同,我们会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
      • 青椒编辑冯平:阳光课堂的意义在于这种独创性的模式最适合农村,尤其僻远、落后、闭塞的村小,以及师资差、教学陈旧的地方。它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种模式可复制,而且低成本!
        低成本,可复制。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场革命,它已自下而上地在黄土高坡上展开……
        这只是静悄悄的黎明!
      • 80c250ab520b:阳光课堂,播种的是阳光,是希望!收获的是明天,是理想!

      本文标题:走进阳光课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zg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