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我曾这样认为:孩子是人间的天使,他们的世界一定是单纯无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即使有点滴的委屈,也不过是晨曦中的露珠,只是增加了点绚丽罢了。
但当了老师以后,接触的孩子多了,这种想法渐渐淡化起来。我发现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单纯的,有些小孩子的内心总是盛满了太多的苦恼,甚至是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痛苦。共同学习小说《心声》后,这种体会尤其深刻了。
小说情节很简单,就是讲李京京读了程老师发的讲义《万卡》后,相同的境遇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内心被深深的打动。对乡下爷爷的思念,对破碎吵骂的家庭的畏惧,对美好幸福家庭的向往,让这个一向少言寡语的孩子产生几乎从没有过极大的渴望——亲自读一读这篇小说,“哪怕是其中一点点文字也好啊”。孩子的愿望却被程老师“干干脆脆”拒绝了,原因是“区教育局第一次来学校听课”、京京“嗓子沙哑,不好听”。
几近绝望的孩子悄悄躲进小树林里去读,在那个属于他的温馨的地方,重温了小时候在乡下和爷爷快乐生活、与小伙伴妮儿快乐嬉戏的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
相信每个读者在这时都被李京京那种单纯的追忆而感动,更为他小小年龄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倍感痛心。一个天真的孩子,一个小小的要求,一种情感的宣泄,为什么?为什么不给他一个表达爱和孤寂的机会呢?谁来关心这个渴望真情的孩子?埋怨程老师?责备嘲笑他的同学?痛恨京京的父母?想必读者也会因气愤不已却爱莫能助而倍感烦恼。
本是山穷水复疑无路,谁知竟也柳暗花明又一村。程老师事先布置好的“嗓子银铃似的”赵小桢却被当时的“怕人”听课阵势吓得不敢举手,无奈下程老师只好让唯一举手的李京京读下去。谁知李京京一读不可收拾,情感势如滚滚长江水一泻万里,汹涌澎湃,震撼了程老师,震惊了所有同学,感动了所有听课的老师,更感动了为京京鸣不平的读者。相信那时流泪的不只是在场的所有人,还有所有场外的任何有良知的人。
用真情感动读者,用真诚唤醒良知,用真理净化心灵,这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心声》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再现了一个渴望真情的孩子纯真的内心世界,真挚感人,令人警醒,可谓经典之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阅读和学生阅读自然不同。小说反映了现行教育的某些弊端:只注重精英教育,而忽视了全体教育。这的确应该引起所有的教育者反思。
当然教师也是人,是人就不可避免的有情感倾向,自觉不自觉的就会有所偏爱。但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时时反省自己,在自己的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中心是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牵挂每一个学生。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听话懂事,而是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珍惜他们的不同而因材施教,让他们扬长补短,各尽其能。
我们的学校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工厂,不是制造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的车间,而应是一个培育奇花异葩的百花园,百花争妍,万果飘香,枝繁叶茂,不乏栋梁。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理想境界。
小说中的李京京般的孩子不乏其数,小小孩子过早承受了家庭分裂的不幸,时时充当妈妈不幸婚姻的出气筒,沉默而孤寂。但乡下的童年生活在他心中播下了亲情和友情的种子,这个纯真的孩子并没有因为生活的不幸而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他渴望亲情,渴望友情,渴望认可,倔强而善良。如果这时候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帮助,美好的愿望一再落空,纯洁的心灵一再受伤,却得不到应有的抚慰,谁能保证这个倔强的孩子会一如既往的健康成长呢?更何况,现在的他已经不算是健康成长了呢,家庭的不幸已经让这个孩子过于沉默孤寂了。善良的作者让京京因意外而使自己的感情得以暂时的宣泄,京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令人怎能放心呢?
京京的不幸,难道只是教育的责任吗?但如果教育都要拒绝孩子的情感表达的话,京京的希望又在哪里呢?而令大家更痛心的是:京京不是小说人物,京京也不是一个特例啊!
身为人师,肩已负重担,我们都应注重平时多静心倾听学生们的心声,时刻提醒自己: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忽视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希望的种子,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水分和必要的土壤。老师的爱即使不能充当全部,毕竟也是其中一部分,不是吗?
愿世间多些爱,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029.11.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