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
公孙龙的著名论辩:白马非马

公孙龙的著名论辩:白马非马

作者: JohnMarti | 来源:发表于2020-10-12 02:57 被阅读0次

「白马非马」是春秋战国时期名辩学派代表人之一的公孙龙的著名论辩。

公孙龙(约前 325 年——前 250 年)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善于论辩,曾在赵国平原君家当门客几十年。「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名垂史册的主要辩题,《史记》就曾说过,「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连他自己也自诩,「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

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基本思路是: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其基本论点是:「马」指的是马的形态,「白马」指的是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白马非马)。这种论证表明了不同的「名」在所反映的内容上有质的区别,在所反映的范围上有量的区别。因此,不同的「名」所称谓的事物「实」也就不同。但由于公孙龙采取的是离散分析的方法,在逻辑上,有见于分析,无见于综合;只承认分析,不承认综合。在哲学认识论上,有见于个别,无见于一般;只承认个别,不承认一般。因此,「白马非马」虽然体现了公孙龙「唯一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论,但由于这个辩题片面夸大了事物对立属性之间的绝对性,片面夸大了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对立性,因此是一个诡辩。所以当公孙龙骑白马过关时,也不能不交费不得度关,因言白马非马。」(高诱注《吕氏春秋》)

相关文章

  • 公孙龙的著名论辩: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是春秋战国时期名辩学派代表人之一的公孙龙的著名论辩。 公孙龙(约前 325 年——前 250 年)是战...

  • 从白马非马问题到集合论基础(一)

    白马非马问题 白马非马命题来自先秦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原文: “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第四章

    “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

  • 知行格第340日:“白马非马”如何成立?

    每日哲学感悟: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是名家公孙龙之中心思想。此语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原句为:“马者,所以命...

  • 概念思维:“白马与马”和“鲸鱼与鱼”

    提到白马和马,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公孙龙的著名论断:“白马非马”。我们在此不讨论这个论断正确与否,只是讨论“白马”和“...

  • 指物论 - 有趣又有哲理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名家的著名人物,他注重概念辨析,特别重视对概念间差异性的研究,提出了“白马非马”、“离坚白”等著名...

  • 《资治通鉴》不辩是智慧是胸襟是格局

    《资治通鉴》公元前298年,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公孙龙,善于诡辩。最著名的轨辩是“白马非马”,他拉着一匹马出关,关吏说...

  • 日记27

    战国时期,名实相争,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学说。如果白马非马的论断是成立的话,那么好人或者恶人也不是人。这话初听...

  • 透过名家窥探立体思维

    金克木先生有一篇文章《公孙龙·名家·立体思维》,从公孙龙的名句“白马非马”谈起,阐述他对名家命题的理解和思考。初读...

  • 白马非马与你大爷

    孔子之叶孔穿拜师于公孙龙子,先赞龙子高智,又言白马非马不可取,若龙子自废白马非马的言论,愿拜为师。然龙子引经据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孙龙的著名论辩:白马非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ay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