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的,有一位校长级别的领导,半秃的头,个子不高,很有精神的样子。着浅衫,对人常和蔼地微笑,对刚入职场的我来说是敬畏的对象。
没过多久他退休了,后来我听其他的老师八卦起来,知道了他有跟一般人不一样的生活作息(或者可以说怪癖)。比如说每天晚上20:00之后,手机永远关机,你怎么也找不到他,每天早上4:00,他就起来去散步,风雨不断,如此如此。
这让我感觉到有一种在生活中瞥见圣人之感,有点感觉到有点像当年的(当然仅生活习惯而已)大哲学家康德了。读其传记,至少康德也是一大早准时起床,误差不超过一分钟的起来去散步,在他隐居的那个村庄里边,大家都把他的开关灯看作是作息时间表,基本上没有差错。
等自己岁数也大了,工作了10年以上,也时常揣摩想这位领导他的心里面究竟是是怎么想的,他为何坚持这样一种生话状态,这样于他本人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吗?想起米兰.昆德拉有本叫《生活在别处》的书,就无缘无故对此按号入座。又想起冯骥才有一本书《俗世奇人》挺好的,也仿佛为比领导传神写照。就生活习惯这方面来说也值得一提了,感觉自己还是和这位领导无缘,没有与他的交集。
我也畅想如果我有此做派,那么这方面的生活习惯后是肯定会有一代正确的逻辑依据,可能还是值得深挖。也没听说他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这种生活状态就像迷雾一般让我着迷,从而兴起一种记录的兴味。从这一点来说,记录生活中那些不一样的生活在别处的人,录其事迹,或可敬可爱,或可惜可叹,那应该是小说家(或曰生活的观察者)的使命,众生有情,处处景观。
多年已经过去,但是当自己麻木于生活的困顿时,偶尔也会想起他,看见他背着手面带微笑,他的眼光并没有聚焦于我的身上,缓缓走过。感到了一种有情众生的感觉,不是升华,不是同情,感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你生活中也有这样生活在别处的人吗?
欢迎分享。感谢大家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