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师书说阅读练习232《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师书说阅读练习232《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作者: 师从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7-26 17:48 被阅读0次

>> 没有任何东西像严重的疾痛那样,能使人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认清生活的真实境况。

>> 本书的头两章阐明了一个分析坐标法,用以评估疾痛的意义。接下来的十一章中提供了对慢性病患的特殊疾痛经验的详细叙述。这些病人都是作者在临床研究中或治疗中的案例;每一章都突出疾痛意义的一个不同方面。最后三章把讨论的重点从患者及其家属转向医治者。作者希望它们能成为慢性病治疗的指南,并成为对医学院教育及学生毕业后训练的改革方案,以利于促进这类治疗。虽然在当前的医学界,有太多的成就值得赞美和推荐,然而,对慢性病的治疗和护理则不太成功。最后一章颇具挑战性的标题意在表示,一旦把疾痛经验的意义作为出发点,我们对医学的现有理解就会受到质疑。

◆ 第一章 症状和异常的意义

>> 其一是对医药现存或潜在洞察力的信心;其二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 疾痛与疾病

>> 当我用疾痛这个词时,我意在表现人的难以避免的病患经验:可怕的症状、苦楚和困扰。疾痛指的是病人及其家人、乃至更广的社会关系,是如何接受病患事实,带病生活的,又是如何对付和处理病患的症状以及由之引起的各种困苦烦恼的。

>> 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症状和病残会造成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困难。

>> 疾病则是医生根据病理理论解释和重组疾痛时提出或发明的。训练有素的医生,透过各自特定的专业理论滤光镜,从患者的疾痛经验中看到的是疾病。

>> 从医生观点来看,疾病才是问题所在。

>> 悲观消极的社会心理因素是慢性疾痛的致命共谋。

◆ 意义之一:症状

>>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体是与宏观世界——社会,乃至天地宇宙相互感应的微观世界(Porkert,1974)。人体的“气”(生命能量)被认为与周遭环境中流动的气是相和谐的。阴和阳是构成身体本身的成分,它们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 意义之二:文化涵义

>> 中年男人对秃顶和阳萎的关注,年轻人对青春痘和身高的重视,少女和年轻妇女对于肥胖或者饮食紊乱(易饿病、厌食)的注重,以及老年人的美容需要,都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文化特点的反应,表现了现代西方社会的自恋倾向。

◆ 意义之三:生活环境

>> 对病人来说,社会生活不再那么至关重要,疾痛才是他们眼前性命攸关的大问题。

>>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任何诠释提出问题,包括它是否合理?在合理性不确定的时候,就应该自愿停止诠释。我们要特别注重四种合理性:与事实相一致,首尾一贯,在个人问题的语境中有益处,并且有美学价值。

◆ 第五章 慢性疼痛:欲望之挫折

>> 所有的行为都带有意志因素。

◆ 第八章 不气馁和胜利:应对慢性疾痛

>> 年轻时不曾学会心怀希望、爱——和相信生命的人,才真是不幸!

◆ 善终

>> 今天,死亡的恐惧又都出现了。我不想死,我才三十三岁;我还有整整一辈子要活,我的生命不能现在就遽然夭折;这不公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现在?你不必回答。

>> 戈登:这我知道,没有人能替我死……当我听到癌这个字时,就知道这是死刑。人有种种不同原因的死和种种不同的死法。我想,如果我们能选择,那我们都赶快去选。癌症让我们想到一种慢慢拖延的折磨,从内部被噬啃。看来我就是这种死法。

>> 疾病是一种心理—生物的拷贝过程:它复制征兆、症状和行为。

>> 疑病症的最大讽刺性在于,它提醒了我们,生命问题的性质与专业系统和家庭关系对它们的反应之间存在矛盾。

>> 这也是你赚钱的方法:推销一种吸引人的花招。事实上,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引起的。原因不确定,治疗就更不确定了。

>> 在传统的中医中,每一种治疗都是个人化的,因为疾病固然可能一样,每个人却不相同,所以你必须使治疗也适应个人。

>> 为了使患者有信心坚持下去,不放弃希望,医生必须相信治疗方法。

>> 不论是心理分析的、行为的、认知的、存在主义的、咨询的或家庭的,都是不可知的,又全都是有所助益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书说阅读练习232《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eg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