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我记事起,爷爷和奶奶就住在离我们家几公里外的山沟里,虽然地处外村,但是那个山沟确实属于我们村的,山沟是爷爷奶奶多年前从村上买的。
小时候大概8、9岁开始,大概每个周六,我和大哥都会去爷爷奶奶住的山沟里玩,当然,与其说是去玩,倒不如说是为了山沟里的各种当季水果。
春天,遍山是绿叶的时候,桑葚成了我们最喜欢的水果,每次吃的两个嘴唇和舌头发黑;夏天,知了在山间鸣叫,我们坐在杏树底下,毛娃娃草成了我们的玩物;秋天到了,去打核桃,后山的核桃树每年都会赠予我们无数的核桃;冬天下了雪,我们就去的少了,一心盼望着来年春天的到来。
那时候我们每次去沟里玩,全靠双脚,从家里出发一路走到山沟,大概需要40多分钟。
爷爷奶奶住在山沟最下面,刚开始走的路都是一米宽的大道,越往下走路越窄,到最后只能一人通过。路的一边是山坡,另一边是深沟,家里人告诉我们一定一定要慢慢走,小心走,掉下去可就没命了,于是我们走到有深沟的地方就小心翼翼,但是到了路好的地方就飞也似的奔跑着。
每次走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大喊“爷爷,奶奶……”声音顺着山间回荡开去,过了一会便会听见回声“爷…爷…奶…奶……”
有时候半山腰会碰见放羊的老爷爷,去了次数多了也就认识我们了,有时候还会故意逗我们“你爷爷不在”或者“你爷爷被狼吃了”的话来吓我们。
等快到的时候,也就能看见那个秋收的麦场了,这时候的我们就更卖力更大声的喊“爷爷,奶奶”,过了会儿,仔细听,就能听见爷爷的回应“哎……”
跨过小溪流,一路小跑到麦场,然后就能看见爷爷奶奶住的窑洞,窑洞的门口是麦地和菜地,麦地中间有一棵柿子树,再往西隔着一条路的还有一片苹果园。
“爷,奶……”我们又喊道。爷爷在东边栓牛的这儿铲牛粪,奶奶慢悠悠从中间的窑洞里走出来,看见我们后笑盈盈的招手,“我娃来了。”
这时候爷爷也停下了手里的活,看着走过来的我俩,笑着问“你俩咋来的?”“走着来的。”我俩齐声回答,然后爷爷就带我们去住的窑洞里。
这里一共是两孔窑洞,东边的窑洞爷爷奶奶住,西边的窑洞三叔住,同时还放杂物。那时候三叔还没结婚,跟着爷爷奶奶一块生活。
爷爷奶奶住的窑洞里,进门左边是一个小炉灶,右边是一张火炕,紧挨着火炕的是厨房,平时做饭就在这里。
而在窑洞最里面,两只牛住在那里,是的,我刚开始也不能理解,牛和人怎么能住一起,有时候还会问到牛粪的臭味,但是在那时候,牛是生产工具,是最珍贵的生物。
每次去,奶奶就会把藏了好久的点心蛋糕拿出来给我们吃,有的是爷爷赶集的时候去买的,有的是别人来看他们拿的,他们总是留着,等我们去了给我们吃。
而要说最喜欢吃的,还是奶奶做的面条,那叫一个光滑筋道,那叫一个香。
爷爷奶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直在山沟里生活了多年,一直到奶奶重病的那年才从山沟里搬回家里,那年我大概初一或初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