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
《论语》中,樊迟一共向孔子讨教了三次“仁”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三个答案,樊迟三次问仁,按照《论语》编排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第一次在《论语·雍也第六》中: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第二次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第三次便是《论语·子路第十三》中的这次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回顾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给出的答案。从今天的自然科学视角来看,好像孔子的随意性有些大,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答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一道数学题,老师每次都给出不同的答案,是一定会把学生搞崩溃,最终让学生懵圈掉的。问题是,对于“仁”的探讨,不是自然科学问题,而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有区别的。
对于什么是“仁”,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正因为如此,樊迟三次问仁,有两次都顺便问了“知”。
“仁者先难而后获”的要点是,作为仁者,不仅清楚自己的内心需求,更清楚他人的内心需求。而且能为了关照他人的内心需求而暂时牺牲自己的内心需求。在困难面前,能突破自我局限,主动冲在众人之前;在利益面前,能自觉克服贪欲,主动让渡他人。
“爱人”的要点是,作为仁者,要主动扛起自己的责任,用主动的爱人,来影响他人,改造社会。举内心诸直错内心诸枉,举身边诸直,错身边诸枉,不仅爱诸直,更爱诸枉使之因爱的滋养而朝向诸直。最终因自己主动的爱人,建构起一个可爱的社会。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的要点是,作为仁者,先要做慎独的功夫,能够以身作则,而后才有影响他人的力量。并且,越是在不好的环境背景下,越是德贵慎独。
什么是“恭”、“敬”?说到底就是发自内心的谦虚有礼。这个“礼”不是虚套的繁文缛节,而是对天地秩序的一种尊重、体察与力行。《诗经》中讲“密人不恭,敢距大邦”,其中的“恭”就是发自内心的敬。《礼记·曲礼上》讲“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君子只有先做到了敬,才能在做事时少过失,避免过失,只有做到了“恭”,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居处恭”是居家规规矩矩,时时刻刻有一种自尊心在,如此才有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古语讲“正襟危坐”,差不多算是“恭”的一种表现形式了。不仅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之正,甚至关注到身体之外的衣襟之正,坐在坐席上,像坐在悬崖边上一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孔子讲得更多的不是外在表现,而是身心合一。因为心的“恭”,才有了外在的“正襟危坐”。
“执事敬”,先有了发自内心的“敬事”,才会小心谨慎,勤勉不已。有了这样的心态,才有做成事,事做好的可能。
“与人忠”差不多是“爱人”的另一种发挥。常人之心,是希望他人忠于自己的,也就是“要人忠”。殊不知,要想他人忠于自己,先要用自己忠于他人来交换。仁者“与人忠”,就是要用忠于他人作为启动,换一个彼此忠实的社会。
如此居家、处事、待人,不仅要一日如此,而且要日日如此,成为自己的日常;不仅要此处如此,而且要处处如此,成为自己的风貌。即便是到了文明开化程度不那么高的“夷狄之地”,也要一丝不苟的这样做,才算是彻头彻尾的仁者。
纵观孔子三次回应樊迟问仁,实际上是有一个内在的共性的,仁的本质都是由自心、自身出发,去履行构建一个美好社会的责任。从治国之仁,到齐家之仁,再到修身之仁,层层深入,鞭辟入里,一点点揭开难以言说的“仁”的面纱,让闻说之人凭借自己的基础与修养,在自己内心深处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仁者”道场。
“仁”是属于人心的,更是属于天下的。人人皆有人心,怎么能只有一种仁者之状呢?
人人心中有各美其美,才会有美美与共,天下归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