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乔木,南,相对于诗人所处的位置而言。由“归”可以看出,主人公、之子是拿兵符受命往南方,这个命令应该是周王发出的吧?那诗人是在宗周。
如果是为了教诲熊绎,端木写诗;其诗应该纳入《小雅》,而此诗歌却纳入了《周南》。也就是说诗人是在成周。
如果是成周的诗人,那他为什么而写呢?
如果是端木写的诗,它的时序应该在前,其序应该靠近《关雎》,而它却只是排在《汝坟》之前,西周快没落的时候。西周快没落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
熊绎是被分封在楚,他应该经营楚地。他到宗周应该用“朝”。这个人是领军前去平乱,平乱后又回去。所以诗人的位置应该在成周的王畿之地。
成王分封楚国是为了牵制、稳定南方的方国。可惜,经过几代的励精图治后,随着宗周的衰败,楚人开始翘尾巴了,极少承担周王室的职贡义务。
厉王在位时,为了抑制楚国发展的政策、惩罚僭越称王的楚国君主,周王室屡次讨伐楚国。
由于厉王剥夺国人的利益,国人暴乱杀死厉王,宣王年幼,经周公召公共和,扶正宣王。
周宣王(?-前783年) 姬静,周厉王姬胡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八月,周宣王以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兵车三千进攻楚国,大获全胜。据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动用军队多达三万六千人。晋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编钟,应在此战作为战利品被周宣王获得后转赠与晋穆侯。(百度)。
也就是说,主人公、之子是将相方叔,在成周王畿,西周的精锐部队就驻扎在成周。作诗是为了教诲出征的将士,满满的爱意,满满的正能量。
告诫他们不可好逸恶劳、懒惰成性,不可贪图女色,不能只图游玩。类似现代人的告诫,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思”,这里是指“产生某某念头或想法”。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这里暗示方国动乱、前去平乱、平楚。比喻王师强盛,平乱就如同刈楚、刈蒌一样轻松。“言”,命令、国君发号施令。
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伏笔(来源于百度)。王室如毁,这就是其后《汝坟》的创作背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