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心理读书
2016008TA理论的分析 (1)——《论强者》读书笔记(08

2016008TA理论的分析 (1)——《论强者》读书笔记(08

作者: 常妙 | 来源:发表于2016-08-04 08:37 被阅读70次
    强而不刚,弱而不退
    TA理论的分析是该书的第二篇,也就是沟通分析,共有六章。是拜恩博士提出的,他把一个人内心的自我状态归结为: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儿童自我状态(C),他认为所有人类内在的和外显的行为,都受这三种“自我”的影响。本篇侧重于回答了对三种自我状态对人的一生起了什么作用,个人怎么通过充分了解自我,才能冲破心理牢笼,持续成长的问题。

    一、父母行为及父母自我状态

    感:父母:中国的传统讲是天,是不容亵渎的。“百善孝为先”,这是我脑子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既是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下一辈的要求。继而会产生矛盾。

    不管人们对做“理想的”父母的难易如何看法,但“遗传和环境”的一项惊人事实是:父母把这两者都给了我们。

    象气象一样,暖和或寒冷、温和或严酷,对万物的生长有益或有害,父母也建立了一种情绪气象。而对他们的孩子最需要做的事,就是衡量一下自己的脚本,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值得传给下一代。

    1、父母自我状态

    不论好坏,父母都象是模范一样铭印在孩子脑海中。父母自我状态象征父母影像者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

    一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可能受其父母的三种自我状态(父母、成人、儿童)及保姆的三种自我状态影响。如下图:

    结构分析图
    这表示,有时一个人的行为可能象祖母的成人或保姆的父母或父亲的儿童等。一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在某些传统和信仰,文化和家庭脚本——可以追溯好几代,但是它所根据的原因早已被遗忘。比如:饮食,会受祖父母、父母的影响,甚至包括烹饪的方法。

    2、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形式

    思维导图1
    感: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除了单向输出爱、帮助的同时,也向孩子适当示弱,向孩子寻求帮助,以激发他们的父母自我状态的体现。

    二、童年及儿童自我状态

    每个孩子生下来即承继某些特性,比如社会烙印、家庭脚本等影响,因此每个人的童年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也绝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童年经验。(此处让我想起了“通心之歌”。
    通心之歌

    1、儿童自我状态

    每个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永远存放着童年经验的记录———体验自然冲动,经验外界世界及适应方式。当一个人表现童年行为———好问的、感情的、自私的、卑鄙的、好玩的、哭泣的、操纵的———他是由儿童自我状态表现行为。儿童自我状态发展三种可辨识的部分:自然儿童、学者儿童、适应儿童。

    儿童自我状态


    自然儿童:为无外界影响下,婴儿自然发展的结果。自然儿童为:感情的、冲动的、感官的、任性的、好奇的。同时又有恐惧的、自我纵容的、自我中心的、叛逆的、攻击的。

    一个人不管他年纪多么大,他的自然儿童仍有存在的价值。它使人格添增一份魅力和温暖。就像一个孩子使家庭增加魅力和温暖一样。

    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每天会很适当地表现自己的自然儿童。

    学者儿童:一个孩子完全不具备心理学知识,但能直觉许多该发生的事情。天生具有:直觉力、创造力、操纵力。学者儿童能在任何情况中提供最好的措施,于是他想利用它来解决问题。有时会利用自己处于劣势者地位来操纵别人。

    感:成人和学者儿童是好搭配。

    适应儿童:它修正自然儿童的原始冲动,而适应冲动即在经历创伤、经验、训练,以及权威人物的要求中逐渐完成。比如:一个孩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是自然倾向,但不久后遵从父母的规定定时饮食。适应的一般形式:同意、退缩、延缓。

    一个人受适应儿童控制时,可能表现下列行为:服从、妖妇、恶汉、假装博学、女巫、圣人、暴徒、沮丧的受害者。

    感:我遇到很多人都喜听赞美,这是何心理?似乎不是简单的个体内在的适应儿童在起作用。喜欢赞美是抚爱需求的延伸,有其本能性。只有这种需求与成长需要不相冲突,可以认为是正当健康的。
    思维导图2

    2、自然儿童与适应儿童的替换

    有些人的儿童自我状态中,自然儿童与适应儿童经久争执不息。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行为和感觉很残酷地在“同意父母”与“反抗父母”之间起伏,这种状态在一种情况下看到——就是一个人的父母要求孩子遵守严格的要求,否则不准他欢笑和幸福。等他长大后,他的内在儿童感到十分迷乱,不知足地迫使他向外索求别人的赞同。

    感:我遇到很多人都喜听赞美,这是何心理?似乎不是简单的个体内在的适应儿童在起作用,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同的。比如朋友圈的积赞,就是一种渴望外界的关注另一种形式。其实喜欢赞美是抚爱需求的延伸,有其本能性。只有这种需求与成长需要不相冲突,可以认为是正当健康的。

    3、引动儿童自我状态

    在这些时候——如受伤、生病、疲惫、忧虑或在灾难中时——儿童自我状态容易浮现。一个人感觉不公平或无能时,他将反应独有的儿童自我状态。

    感:儿童时期的反应受父母及文化的影响而自成模式,长大后也必然不自觉的反映出,克制与暴烈、温柔与粗暴、沉默与唠叨,矛盾的统一与对立。看清自己,才能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反应。但不排除错位,不要过分自责,及时调整即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008TA理论的分析 (1)——《论强者》读书笔记(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dc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