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密秀儿打来电话,说这段时间被她女儿小雨气死了。小雨14岁,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成绩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不仅学习好,还多才多艺,钢琴过了十级,还是画画天才,几笔就可以把一幅画画得栩栩如生,主持演讲跳舞样样拿冠军,而且懂事,典型的乖乖女,一点都不让家长操心。可谁知道,今年疫情只能在家上网课,小雨迷上了青春偶像剧,开始叛逆了,让秀儿措手不及。
放下电话我对儿子说:“没想到,小雨这么乖的孩子也会叛逆。”
儿子斜着眼看着我:“这才是正常的呀,你们大人就喜欢小孩子乖,乖有什么好!”
儿子继续说:“叛逆是好事,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没有哪个人愿意永远是个乖小孩,你们大人眼里的乖就是听话,知不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不要过早的打上标签,这样会对我们的成长有限制的。”
我有些惊讶,没想到我一直认为什么都还不懂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独特想法。他愤愤不平:“哼!我就深受其害!”
我愕然:“你怎么深受其害?”
他激动地说:“和你玩的那些阿姨,以前一直说我是理工男,我还在读初中就说我是理工男,让我有一种错觉,觉得我只能去学理工,但是实际上,我后来发现我更喜欢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过早的打上不切实际的标签,让我的思想行为都受限在这个框框里了。”
我想了想,还真的是这样,孩子一直以来数学物理化学都好,而我与他爸都是学理工科的,回想起来身边的朋友一直是这样说儿子将来也定是个理工男,原来只当笑话讲,谁知道这话竟然让孩子放在了心上了。
看来,对孩子的事还真不能随便议论,更不能对他的将来做什么定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