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从文的小说散文,总能感受到湘西的风土人情,傍依着轻柔曼妙的山水,漫步在竹林掩映的小路,走进了一座隐匿在云端的神庙——人性。
《月下小景》仅看书名似乎有些柔婉轻巧。但是,当你走进故事的月光里,扑面而来的沉甸甸的美的气息,让人痴迷窒息。蓦然顿醒,才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而皎洁的月光已经深深地嵌入灵魂深处,让你流连忘返。
《月下小景》里的一对可爱的人儿,如同一对美丽的流星划过苍穹,因为星光的瞬间灭失,不由地为生命的美发出轻轻的叹息。
你好想怀着好奇感去问问流星,怎么走的这么快,这么急。好吧,让我们顺着流星的轨迹走进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心路背景,去探测究竟。
1931年8月,沈从文经徐志摩的推荐离开上海,前往青岛大学任教。
此前几年的上海生活,给沈从文留下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受。在这座商业城市,沈从文以小说多产、有天才显露了名声,但也因为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而心境抑郁。
离开上海奔赴青岛,让沈从文在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宁静。
沈从文赴青大任教后两个多月 , 诗人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徐的突然遇难对沈从文的心灵冲击是巨大的。 如果说郁达夫对沈有知遇之恩,徐志摩就有着提携之情。
个人感情方面,沈从文爱上了他在上海教学时的女学生张兆和。沈从文的追求久久没有得到回应,关于求爱信所引发的谣言也在熟人中传播,为此他烦恼不已。
人世的无常促使他开始思索人生中的偶然和情感,青岛的环境非常适宜于思索,在这个陌生之地,世界仿佛正在把他忘却,只有偶然和情感这两个名词在陪伴着他。
如果说对这两个名词的思索属于抽象的层次,那么,沈从文这段时间的感情生活,就成为了切身实际的体验,那就是对在上海发生的暗恋始终割舍不下。
在这一时期和朋友的通信中,他说:三年来因为一个女子,把我变到懒惰不可救药什么事都做不好,什么事都不想做。 人家要我等十年再回一句话,我就预备等十年,有什么办法呢,。
对张的追求的暂时未果,让沈从文感到了未尝经历过的苦恼,加上徐志摩的离去,更加激发了他对偶然和情感做出深层次的思考,甚至想到了死。以至于想在笔下对痛苦的暗恋进行一次了结,于是写出了《月下小景》。
张兆和的身影在《月光小影》里依稀可见,比如对女孩的神灵活性,伶牙俐齿的描写——张兆和的人物素描;比如小寨主对熟睡中的女孩唱情歌 ,女孩在梦中回应——隐喻盼望张的回信;比如小寨主对女孩的诉说:我希望你比你那两个姐姐还稍呆笨点,因为得呆笨点,我才有可以形容你高贵的语言——几近写实,等等。
在《月下小景》里,可以从小寨主和女孩的对话中闻到沈老师情书的笔墨香,也能感受到张家三小姐收信后的嗔怪语气。
《月下小景》是一个短篇小说集,共收入《月下小景》、《扇陀》等九篇小说,外加《题记》共10篇。《新十日谈》,是作者为本组浪漫故事所取的总名称,以示近于而又异于薄迦丘的《十日谈》。
除《题记》和《月下小景》外,其余各篇均采自《法苑珠林》中的佛经故事,经作者匠心巧运,恣意铺排,注入谐趣后,指向了现实生活,读之,饶富兴味。
沈从文在佛经之外,为《月下小景》也找到了经句,那就是对偶然和情感的思索结果——自然人性的依附。并将此意归结进小说里成为精典:向美说一句话,为爱下一个注解,适当合宜。不走失感觉所及的形式,不是一个平常人的能力所能企及。
最后殉情的片段,不难想象,沈从文想把爱情视为是完美和永恒,把死亡,看作是相约去一个不再回来的地方旅行。此情此景联想到一段沈从文的诗(说是殉情诗):相遇可以单纯的笑,相知可以简单的哭,相爱可以很清淡和没有功利 。我更欣赏诗句中富有哲理雅丽的意境。
初读沈从文的小说,总是被强大的文字魅力所慑服,内容稍显阴柔平和;就像初品湘菜,总是被辣子的辛香充斥口感,食材略退其次。当你沉浸于沈先生一生的传奇,在其作品里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出内容的蕴意,思想的爆发力;就像吃过数次湘菜后,才能品咋出软嫩,鲜美的滋味来。
欣赏古今文坛大师的作品,除了文面上的阅读,写作背景是要了解的,或曰:进入语境,以获得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
来吧,让我们走进月光里,去感受文字的魔力,去体味人性的美丽,去找到自己的月下小景 —— 最好不是流星耀眼的刹瞬,而是悄悄开放的一朵淡然素菊。
说说《月亮小景》摘选:美的都用不着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谁能束缚月光?
说说《月亮小景》摘选:向美说一句话,为爱下一个注解,要适当合宜,不走失感觉所及的式样,不是一个平常人的能力所能企及。
说说《月亮小景》摘选:寨主的独生子,把身上所佩的小刀取出,在镶了宝石的空心刀把上,从那小穴里取出如梧桐子大小的毒药,含放到口里去,让药融化了,就度送了一半到女孩子嘴里去。
两个快乐的咽下了那点同命的药,微笑着,睡在业已枯萎了的野花铺就的石床上,等候药力发作。
月儿隐在云里去了。
说说《月亮小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