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未来充满期待——KK《必然》知识笔记

作者: 鲈鱼正美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22:15 被阅读39次

KK说:科技本身是一个物种,和微生物、植物、动物一样。而我们人类,只是喂养它长大的仆役而已。拥有这种生物学思维,是理解《必然》的一个重要前提。

什么是必然?必然是一种大趋势,一种科技发展的合力,并不是某些具体事件。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如,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生中恋爱、结婚、生子是必然,但是跟谁恋爱、结婚、生子则是偶然。比如,四轮车的出现是必然,但是具体的福特、通用汽车的出现则是偶然。再比如,万有引力的发现是必然,但是是由牛顿还是羊顿来发现则是偶然。具体事件是无法预测的,那是街头算命匠干的事;但是未来大势则是可以预测的,有些甚至是必然而然会发生的。孙中山说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也是这个意思。

《必然》这本书讲了科技这个新物种12个不断变迁的必然趋势: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

形成

“形成”说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变化,这是一种温柔的进步,它有别于“突变”。因为是一点点变化的,它会欺骗你,它累积到一定程度你可能认不出它来。因为是一点点变化的,不断升级、不断迭代将会是一种常态。

为此,KK还造了一个词叫“进托邦”。乌托邦和反乌托邦都是不可持续的,但是进托邦却绵长而持久。可以说,我们现在就处在进托邦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虽然变好的程度只是那么一点点。这种微小的进步既不引人注目,也不鼓舞人心,极易被我们忽略。但是依靠时间的力量,它会把我们引向一个美丽的新世界。与此同时,人人都需要与之同步更新,也因此,人人都是菜鸟,再也没有“老司机”。

互联网仍然处于开端的开端。未来,网络会成为一种低水平的持续性存在,就像电一样。它无处不在,永远开启,暗藏不现。与泛在网络配套的是,超链接的触手会不断延伸,它会延伸到实体。比如,把一块免费的小芯片嵌入产品中,就能让你对你的房间甚至整栋房子展开搜索。

最酷的东西尚未发明出来,我们处于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佳开始时机。

知化

所谓知化,就是让一个事物具有认知的能力。这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凯文凯利认为: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知化。人工智能是下一个最热的创业机会,只要挑选一个领域加上人工智能就是商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已经成熟了:廉价的并行计算(GPU芯片可以并行运行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能力的加强,大数据的突破。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人工智能会逐渐替代现代人所从事的工作,一切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不用担心,人工智能还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工作。在机器的帮助下,我们才能从忙碌的工作中脱身,追求更有意思的职业。未来,人类和机器会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人类的工作就是不停地给机器人安排任务,这本身就是一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人和机器的结合会让人类变得更聪明。未来,你的薪水高低将取决于你能否和机器人默契配合,90%的同事将会是看不见的机器。

流动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机。一切行为、一切特征、一切想法,都被它拷贝成了复制品。软件、音乐、电影和游戏,也同样如此。复制品必然流动:刷朋友圈、看流媒体视频、听在线音乐,就连电视屏幕下方都是不断流动的新闻滚动条……在你周围,到处都是不断通知和不断更新的信息流,就连实体产品也被当做流动服务来出售。一切不再是固定的、可捕捉、可占有的实体,一切都将是“流”。

新的财富正在互联网这台巨大的复制机器上建立起来。谁也阻止不了大规模的自由复制。复制品无处不在,太过廉价(近乎免费),随手可得。因此,无法复制的东西才有价值。无法复制的东西人们才愿意付费。这就需要精心培育你的产品,让它获得品质。这些品质,是无法通过鼠标点击就能轻易复制的。

什么是无法复制的东西呢?比如信任,信任无法大规模生产,也无法购买,所以很昂贵。

在书中,KK列举了无法复制的东西的八种特性:

1,即时性。如果能将产品在第一时间发送到你的用户手中,你的用户可以比其他人更早获得这个东西、了解某个信息。这就有了稀缺性。很多时候,时间差能创造价值。

2,个性化。个性化的东西具有独特性甚至是唯一性,无法通过复制粘贴得到。

3,解释性。提供给你的东西是免费的,但是建立在其上的服务是收费的。比如,为免费的软件提供有偿的技术支持。

4,可靠性。有些时候,需要花钱买放心。如果能确保你的东西能带来更高的安全感(比如软件里没有恶意代码),也会有人乐意掏腰包。

5,获取权。通过订阅云端上的付费服务,在任何设备上随时随地都能获取那些免费的东西,省去维护的烦恼。

6,实体化。把无形的东西实体化呈现出来,如果能给人带来更棒的体验,就会有人付费。

7,可赞助。这要求产品的支付方式必须超级简单,支付金额必须合理,可以看到支付后的收益,花出去的钱能让创作者获益。

8,可寻性。没人看到的产品是没有价值的,没有被发掘的佳作一文不值。在拥有海量信息的世界里,能被寻找到才能被分配到一点点的注意力。

总之,在信息大量流动的过程当中,值钱的不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加工。

屏读

信息的载体从纸张转移到了屏幕,几乎我们清醒的每个时刻都离不开屏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屏读的时代。书籍变成了信息流,不再是固化在纸张上面静止不动的文字集合,“书”变成了一个动词。一旦书籍数字化了,就可以拆分成很多片段,知识变成了片段的大杂烩。如果你能通过一个特殊的主题,将古今中外各种语言的这些片段结合起来,你就会成为这个主题的权威。

阅读将会变得社交化。我们能够分享对于书籍中某个片段的反应,我们可以从所有读者标记的重点里,找到最受欢迎的那些内容,还可以阅读某个特定朋友、学者或评论家的标注。

在屏读时代,书籍是没有中心的,到处都是边缘。任何一本书都不再是一座孤岛,全部都是互相联系的。你可以从一本书的某个字句链接到另一本书的某一个片段,因为所有书籍都被串联编织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万能的图书馆。

从注意力的角度来说,屏幕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我们的喜好,它会观察我们,知道你在注意什么,注意了多长时间。屏幕可以在我们阅读的同时,读取我们的情绪,并且根据我们的情绪做出反应,改变我们即将看到的东西。

一部作品的地位,会随着它被点击的次数水涨船高,宣传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效果,因为新作品的地位并不是由评论家的评分决定的,而是根据它跟世界的链接程度决定的。

屏读首先会改变书籍,然后会改变图书馆;之后,它会给电影和视频动手术;再之后,它会瓦解掉游戏和教育;而最终,屏读会改变每件事。

使用

未来,互联网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租赁店。你不需要占有一个东西,只需要租用就可以了。对事物的使用比占有它更重要,在互联网这个大租赁店里,你使用的东西会比拥有的东西多得多。分享时代,商品的获取速度可能比你从自己的地下室里找东西还要快,而商品的质量也能同你拥有的一样好。租,使你能够享受到占有一件物品时的绝大多数利益,同时减少占有它带来的负担。

大多数现代产品都在经历减物质化,我们在用更少的物质创造更大的价值。产品向服务的转变,加速了减物质化的趋势。产品和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产品是“拥有你所购买的”,服务是“使用你所订阅的”;产品主张的是所有权,服务主张的是使用权。比如,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与其说它是一件产品,不如说它是一种阅读服务,有了它,你不用再买实体书了,只需花点钱,就可以享受一年成千上万本电子书的使用权。

未来的服务是按需相应。使用一个东西而不是占有它,就意味着需要随叫随到的服务,最好在一秒之内,就能把那些闲置的资产跟等着急用它的人们匹配起来。

未来的组织形式将是平台协同。平台是企业创建的一个基地,让其他的企业或个人也在这个基地里创建产品和服务。比如,苹果的App Store。一个平台就像一个雨林,一个物种的成功是建立在其他共生物种的基础之上的。这个生态系统的规则是共同进化,你的成功取决于他人的成功。被分享的事物越来越多,被当做财产的事物就越来越少。共享是默认设置。

云端将成为基础设施。云端让大家的协作变得越来越顺畅,你的工作和娱乐都将越来越多地转向云中的共享世界。云端就是你生活的备份,云就是你自身的延伸。

未来的人就像一个微信号,一堆协作关系 + 一个可以收钱付钱的账号,剩下的什么都不需要。

共享

未来,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拿来共享,人们甚至会共享思想、情绪、健康、时间、失败和隐私。各种层出不穷的分享网站和应用证明,只要借助恰当的技术、在恰当的条件下、辅以恰当的收益,人们就会共享一切。

除了有形的东西可以共享,无形的东西也可以共享。创新的想法也可以共享,利用众包的方式,就可以共享创意。比如通用电气的quirky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向通用公司提交一个新产品的创意。每周,通用电气的员工都会投票选出当周的最佳创意,然后把这个创意变成产品,提出这个创意的人也会挣到钱。

众筹也是共享的一种方式。所谓众筹,就是粉丝们出钱,一块资助他们喜欢的作品,同时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符合网络经济学原理,因为粉丝一旦参与进来,就有很强的动力号召自己的朋友也参与进来,这样更能帮你实现筹资的目标。

未来30年中的最大财富和最有意思的文化创新,都会出现在共享领域。找到一个从来没有被共享出来的、大部分人还没有重视的共享要素,设计一种新的方式把它共享出来,这就是未来发展最快、盈利最多的商业模式。

过滤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大量信息对你来说是噪音,你必须依靠一个强调的过滤系统,把废话、垃圾和让你感到不爽的东西都清除掉,好让你只去关注那些能让真正令你疯狂的事情。

一个理想的过滤器会记录你的行为,经过汇总分析后,可以及时预测你下一步的行为。它知道你的朋友喜欢的而你还不了解的东西,它还会向你推荐某些你现在不喜欢但想尝试着喜欢的东西。

过滤器关注的其实是人类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将来唯一有价值的资源,得注意力者得天下。注意力是个稀缺资源,注意力流向哪里,金钱就流向哪里。

当所有商品的费用都在向零靠近时,唯一一件还在增加费用支出的事情,就是人类无法被复制或者存储的体验。创造跟体验有关的商品,用体验留住用户稀缺的注意力,就是产品的价值所在。注意力是人们不断花钱的地方,自然也会成为赚钱的地方。

重混

重混,就是对已有事物进行重新排列和再利用,从而产生新的组合事物。从定义上就知道,重混能带来增长。

廉价和普遍的创作工具,使得制作动态画面变得越来越容易,就跟写作差不多。观众由被动的接受,转向了主动创作。比如,创作者可以把一个喜剧电影的预告片剪辑成一个恐怖短片,或者把一些场景片段和明星的片段,混搭进一首不太相关的歌曲当中,成为一个完全不同风格的故事。

网络中大众产生的内容,将取代实力、技术、资金雄厚的商家,成为未来视频文化的方向。

但是,要实现真正顺畅的视频创作,需要新的工具能够让这些动态的素材可以像文字一样被标记和检索。也就是说,不单可以搜索文字,还可以搜索声音和图像。现在,这样的技术还远远不够完善。谁能创造这样的工具,谁就把握了商机。

互动

人们偏爱交互式的产品,所有设备都需要互动。这些设备会被添加各种感官,比如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它们就像一个朋友,不仅知道你是谁,还能知道你心情如何,好让我们能和它们更敏感地互动。技术会成为我们的第二层皮肤。

追踪

未来,每个人都在时刻被追踪中,在这个追踪的世界,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存放在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的发明,使得追踪自己、追踪每个人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廉价,这就使得人人都能测量上千种和自身相关的数据。

数据的影响力逐渐呈现,而数据的获得源于人们对自己的追踪。

我们每天的所见所闻都能被数据化,就像记流水账一样,成为按照时间顺序汇聚的流动信息,这种流动信息被称作生活流。通过这些生活数据,我们可以更准确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利用数据流,全球兴起了一个酷酷的运动,叫做量化自我。这些数据狂人利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自我追踪,测量上千种和自身有关的数据。记录生活,可以帮助恢复那些大脑可能忘记的事情、忘记的见解,像谷歌搜索一样搜索你的生活。

提问

虽然我们的知识量呈现指数级的增长,但是问题的数量同样会以指数级的更快速率增长,两条指数曲线之间逐渐拉开的差距本身就是指数级的。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无知。也就是说,我们的无知也会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未来,当我们知化更多书籍、电影和物联网时,答案将无处不在。答题机器会毫不犹豫地提供任何知识,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一个好问题是科学、技术、艺术、政治、商业等领域中创新的种子,它会推动世界进步。

开始

在凯文凯利看来,最近这30年,人类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织网”——人类用电磁波打造了一个超级智能的巨网,它就像人的复杂神经。这张网有着数十亿的由硅这种材料制成的神经元,它把所有的地区所有的人、人工制造的所有物品、抽象的事实和概念都汇集在了一起。如今,我们正处于这个巨大网络的胚胎期。这就是凯文·凯利说的“开始”的含义。

我们编织的这张网络才刚刚开始苏醒,这个开始的过程会持续一个世纪之久。它已经具有了一些功能,比如完美的搜索、完整的回忆和全球视野。它也会不断进化,进化出一种全球化心智,同时它必然会搅乱旧的秩序,带给我们人类这个旧物种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

凯文·凯利给这张超级智能的巨网取名叫霍洛斯,它包括所有人和机器的集体行为,包括自然界的智能,还有出现在这个整体中的任何行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创造物。

我们站在了一个新世界的开始阶段。

一切真的才刚刚开始。

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相关文章

  • 我对未来充满期待——KK《必然》知识笔记

    KK说:科技本身是一个物种,和微生物、植物、动物一样。而我们人类,只是喂养它长大的仆役而已。拥有这种生物学思维,是...

  • 科技想要什么

    KK三部曲.反思,从失控、必然、再到这本科技想要什么,阐述了kk对科技对未来、对人类的认识。开篇提出了科技的本质是...

  • 未来“进托邦”——《必然》读书心得

    经常听说“乌托邦”,但《必然》这本书中,KK让我们相信,科技带给给我们的未来,终将是一个充满温暖、人性与自...

  • 《必然》:在历史趋势中把握自己

    kk三部曲,《必然》、《失控》和《科技想要什么》。其中,《必然》是kk预测未来30年哪些领域可能发生巨大变化,即同...

  • 《必然》之形成和知化

    去年,KK的一本《必然》火遍全球,这是一本对未来的预言书籍,对于KK的预言能力,我们已经从他的成名作《失控》中膜拜...

  • 《必然》kk

    描述下列动词,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以及开始 1,开始,世间万物都需要...

  • 2017-08-26

    假装对生活充满热情 对未来充满期待

  • 我在未来等你来——做心灵干净的教师,让孩子眼中的世界清明

    未来是当下,现在是过去的未来。对未来每个人都充满期待,我期待我能够做好现在的事,实现过去的期待,成就未来的...

  • 我希望另一半是个英雄

    现在的我是个学生,一个准备考研的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对未来的另一半充满期待,我希望的你是个兵,是个军人,我...

  • 未来

    女儿说,女孩对未来总是充满期待的。

网友评论

  • 一支独书:必然是一种大趋势,一种科技发展的合力,并不是某些具体事件。

本文标题:我对未来充满期待——KK《必然》知识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su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