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一个朋友,我朋友说:“我没有知识可以管理,不用看。”
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内容,你会发现我们都离不开对信息和知识的处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人沟通、开会、写文章、写报告、作决策与执行、监督与控制、、、、、
本书主要围绕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学习、保存、共享、使用与创新五个环节展开。
一个成年人,首先要解决自己吃饭穿衣的问题,你要能养家糊口,照顾父母,抚养孩子。只有先解决了生存的基础问题,才能考虑精神上的需求。
人只要活着,就是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人可以替代你,你也不可能永远依赖他人。
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完,没有人可以代替你走。
种下什么因,收获什么果,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路程,你要如何付出,你希望什么样的收获,没有人可以替你做主。
如果你认同人应该依靠自己,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应该靠自己什么?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是谋生之道,最好做到这个领域的专家。
我旁边的美甲店老板娘,因为她会做指甲,所以即使她不会其他的很多东西,比如她跟我说她连WORD都不会,基本电脑操作都不会,我说没关系,你只要会做指甲就行。
我在深圳的闺蜜,两年前,我的电话都被她打爆了,就问我她应该学什么,最后我建议她学瑜伽,于是现在已经是很厉害的瑜伽教练了,生活过得很滋润,她只用关注有关瑜伽的东西就好了,其他不会也没关系。
我朋友,做旅游门店做了11年,其他很多东西也都不会,但是他懂管理、懂谈单技巧,现在有10个门店。
回想一下我自己,做过很多工作,因为高中毕业就没上学,也不知道学什么,做过导购,奶茶妹,文员。
为了做文员,我还特意报了电脑培训班。
我还去学了韩语,本来当时想学英语的。但是我闺蜜说:“现在英语说得好的一大堆,等你学出来都什么时候了,又有多少用?
我想学的东西一大堆,什么养生,什么护肤,什么语言,我想把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做到最好,最后却发现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只学了皮毛。
书中举了一个女生的例子和我一样,什么感兴趣就去学什么,结果最后什么都没学好。
送大家几句金句: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只行心事,莫问前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顶多只在幼儿启蒙阶段哄给孩子们听。对于一个肩负事业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怎么能仅仅由着自己的兴趣一日日得过且过呢?过分广泛的兴趣,过分肤浅的阅读,只能给人带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收获,这些收获根本无法给我们今后的事业带来强有力的支撑!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走的更远,事业做得更大,就要耐下性子,踏踏实实地做好人生的每一门功课,只有那些内在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向上的不竭动力。
一、学习知识
知识本身没有价值,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如果你有知识却不能被利用,那么你只不过是一个移动的书橱而已,这样的知识对你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毫无益处。
我发现自己从上学时候起学习习惯就不好,老是喜欢很认真的做笔记,甚至花午休的时间去做笔记,结果知识知识记在了书本上,却没有记在脑子里,而且不会运用,这样的知识学了等于白学。
我一直觉得自己文凭不高,有时候还有点自卑。但是,我记得琼瑶《又见一帘幽梦》里,女主因为没考上大学而被父母说,并且闷闷不乐时,男主说了一句话:你不需要念大学,你只需活得好,活得快乐,活得心安理得!人生的学问,并不都在大学里,你会从实际的生活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或许我当年中了琼瑶的毒,但仔细想这句话其实并没有错,人的能力和文凭是不对等的。
在今天的环境下,如果你有5年不学习,无论你的学历是博士还是学士,你绝对会落伍。
如果你有10年不学习,你就会发现在就业市场上自己将找不到工作--你已经不知道你会干什么了!
但是否热爱学习就可以呢?也不是。
我室友说我是个爱学习的人,因为我很喜欢摘录,我有好几本笔记本有满满的摘录。但是如果没有学习目标的话,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都有价值,都应该学习,假如你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无限的知识,你将会被知识”淹没“。
所以学习的第一步是确定自己知识的方向:学习什么才能给自己的竞争力带来最大提升。如果不能确定正确的方向,那么学得再多、再广都没有用。因为你无法正向的积累,你在任何领域都是”初学者“和”新手“,而现在的工作岗位是需要”专家“的时代。
确定学习知识的方向后,就是学习的方法和工具问题。如果你想掌握一个方向(领域)的知识,应该学什么:除了读书、上课、还有什么?与人聊天算不算学习?
这上面这些其实总结起来就是:
1、为什么要学习?
2、学习什么知识?
3、怎样学习?
4、学习的工具
二、保存知识
相信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记得昨天看到一份资料,今天写报告时要用到,但话费很多时间四处寻找后却没找到;需要一个朋友的联系方式,虽然知道自己曾经联系过,但却翻箱倒柜也找不到;看到微信里喜欢的文章立刻收藏,但收藏后却很少去看或基本不看。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困扰,反正我是有的,所以我喜欢分类存放我的东西,不管是衣物还是文件,我的微信收藏里就有很多标签。
我的微信收藏标签,只用搜索关键词就可以了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很烦躁,因为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微信、豆瓣、网页等等,无处不有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该保存哪些知识?
被你下载过收藏过的知识,如果没有被你阅读(知道是什么),思考(知道对你有什么用),根本不可能成为”你的知识“,根本不会对你产生一点点作用,只会让你”淹没在知识中“而无法自拔。
对于每个人而言,人类的知识总量可以看作是无限的,而个人能够掌握的知识则是有限的。从人的一生来看,也不是比谁掌握的知识最多,而是要看谁利用知识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最大,谁创造的知识最有价值。所以,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更好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为了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保存知识只是个人知识管理上的一环,如果你过于重视知识的保存,你就会忽略知识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共享和传递、忽略知识的利用和创新,这样的知识其实对你和整个社会都是没有价值的。
对于保存知识,聪明的知识工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制定要保存知识的类型和规则:只有符合目前和将来发展方向的我才会去保存。如果对我没有价值,那再好的知识我也不要;我保存的知识都要经过自己处理,为这些知识建立索引才能保证需要的时候能够找到,这个建立索引的过程大部分是通过大脑,通过关键词,通过保存知识的名称来确定,我要阅读、思考,起码知道要我要保存的内容是什么(在讲什么?说什么?)知道哪里可能用到(可以做什么,什么时候用?)
总之,只有那些符合个人发展目标的知识。只有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后被保存的知识才有价值。这样的知识保存才是有价值的保存。
原来的我,只要觉得有用,有兴趣,就保存、收藏,有时候看到这些反而更烦,觉得保存了这么多居然没看,反而让自己焦虑了。我的微信收藏真的估计一天翻到晚才能翻完,大多都是以前收藏的。我那个瑜伽闺蜜,我发现她就是很少看不关她事的书籍或者链接,只看关于瑜伽的和养生的,偶尔会看关于情商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极简,也可以使用”断舍离“的方法来保存知识。自己不需要的就不保存。断舍离真的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呢!改天一定要写一片关于断舍离的文章。
对”人“的保存
除了利用图书资料、电子文档等学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向他人学习。
三、共享知识(想起彭小六来没有?)
什么是共享知识?
共享知识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共享一句话、一个想法,你也可以共享你的一篇博客日志和参与一次面对面的讨论,再进一步的话,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或者在公司的会议上作一个简短的发言,想要再深入的话。你可以去写一本书,专门共享你在某个领域的见解和观点。(这或许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干货)为什么近几年干货很受欢迎?其实就是因为干货能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建立你的个人品牌,让别人更愿意跟你合作---传递& 共享自己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促进人们对你的了解和信任,为个人发展开拓新的天地。
“”简书一哥“彭小六大家都知道吧!他自称是知识服务工作者,而且也写过打造个人品牌的文章,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知识共享来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简书写作就是知识共享的一种方式,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四、使用知识(百无一用是书生)
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只有被使用的知识才有价值,单纯地说知识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也许你觉得自己“满肚子学问”,但你的肚子值多少钱,可以销售吗?当然不能,你的肚子没法卖也无人买。人们只能购买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以要让你的知识发挥出价值,必须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来展现。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
显性知识就是你们现在所读到的文字,我们说读书是输入,写文章时是输出,其实就是把别人的显性知识经过自己思考、提炼(而思考、提炼这个过程,是在我们脑子中形成的,别人看不见,这就是隐形知识)而又转化输出的显性知识。
五、创新知识
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不竞争,是通过创新颠覆原来的模式。
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和上面所说的显性知识经过隐形而又转化为自己的显性知识一个道理)我现在就是属于创造新。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认真看一下这本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认真看了这本书,并按照书中的方法实践了,你人生70%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只要解决了工作的问题,其他问题都不在是大的问题。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献给工作的。
本书中还有讲到提升个人价值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自己适合的领域,感觉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生规划书,我打算买纸质书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