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讨论一下在传统的瀑布模型下QA是如何工作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作为对比,我们再来看看敏捷团队里的QA是如何工作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最后,我们详细看一看在新的职责下,QA应该如何做。
瀑布开发模型
即使在今天,在很多企业中瀑布模型仍然是主流。每一个需求都需要经过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上线部署、运维等阶段。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实施敏捷开发
,比如项目/产品以迭代的方式运作,也有诸如每日站会、代码检视等敏捷实践,但是如果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其实开发模式丛骨子里来说还是瀑布:按照软件组件划分的部门结构(详见康威定律)、按照职能划分的团队(开发和测试分属不同部门)、过长的反馈周期、永远无法摆脱的集成难题等等。
随着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团队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说出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也不知道最终用户是谁,以及最终用户会以何种方式来使用最终的软件。
更糟糕的是,按照职能划分的团队在物理上都是隔离的,比如独立的测试部门,独立的运维部门,整日忙碌而难以预约到档期的业务人员,当然还有经常疲于交付,无处吐槽的苦逼开发。由于这些隔离,信息的反馈周期会非常长,一个本来很容易修复的缺陷可能在4周之后才会被另一个部门的测试发现,然后通过复杂的工作流(比如某种形式的缺陷追踪系统)流到开发那里,而开发可能还在拼命的完成早就应该交付的功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瀑布模式中的QA
在这样的环境中,QA们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在需求开始时他们会参加需求澄清的会议,制定一些测试计划,然后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有的企业会用诸如Excel之类的工具来记录这些用例。这些写在Excel里的,“死”的用例作用非常有限。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们无法自动化执行。另外,在实际软件开发中,需求总是会经常发生变化,需求的优先级也会有调整,然后这些记录在Excel中的“死”的用例会很快过期,变得无人问津。
除此之外,QA中的有些成员会使用工具来录制一些UI测试的场景,然后在每个新版本出来之后进行回放。然而,当UI发生一点变化之后,这些自动化的用例就会失效:比如HTML
片段中元素位置的调整,JavaScript
的异步调用超时等等。
显然,这种单纯以黑盒形式来检查功能点的测试方式是不工作的,要真正有效的提升软件质量,仅仅通过事后检查远远不够,软件的质量也应该内建于软件之中。QA的工作也应该是一个贯穿软件生命周期的活动,从商业想法到真实上线,这其中的所有环节都应该有QA的参与。
系统思考
如果不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思考软件质量,就无法真正构建出健壮的、让业务和团队都有信心的软件系统。质量从来都不只是QA的职责,而是整个团队的职责。
关于软件质量,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是:缺陷在开发过程中被引入,然后在测试阶段被发现,最后在QA和开发的来回撕扯中被解决(或者数量被大规模降低),最后在生产环境中,就只会有很少的,优先级很低的缺陷。
然而事实上,很多需求从开始就没有被仔细分析,业务价值不很确定,验收条件模糊,流入开发后又会引入一些代码级别的错误,以及业务规则上的缺陷,测试阶段会漏掉一些功能点,上线之后更是问题百出(网络故障、缓存失效、黑客攻击、操作系统补丁、甚至内存溢出、log文件将磁盘写满等等)。
在一个敏捷团队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质量负责,而QA则以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独特视角来发掘系统中可能的质量隐患,并帮助团队将这些隐患消除。
我在ThoughtWorks的同事Anand Bagmar在他的演讲What is Agile testing- How does automation help?中详细讨论过这部分内容。
QA到底应该干什么?
本质上来说,任何软件项目的目标都应该是:更快地将高质量的软件从想法变成产品。
将这个大目标细分一下,会得到这样几个子项,即企业需要:
- 更大的商业回报(发掘业务价值)
- 更短的上线时间(做最简单,直接的版本)
- 更好的软件质量(质量内嵌)
- 更少的资源投入(减少浪费)
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多、快、好、省。如果说这是每一个软件项目的目标的话,那么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任何其他形式的工作都可以归类为“浪费”。用Excel记录那些经常会失效,而且无法自动执行的测试用例是浪费,会因为页面布局变化而大面积失效的UI测试也是浪费,一个容易修复的缺陷要等到数周之后才被发现也是浪费。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再来思考QA在团队里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QA的职责
Lisa Crispin在《敏捷软件测试》中提到过一个很著名的模型:敏捷测试四象限。这个模型是QA制定测试策略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如果按照纵向划分的话,图中的活动,越向上越面向业务;越向下越靠近技术。横向划分的话,往左是支撑团队,往右是评价产品。
其实简化一下,QA在团队里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
- 确保我们在正确的交付产品
- 确保我们交付了正确的产品
根据这个四象限的划分,大部分团队可能都会从Q2起步:QA会和BA,甚至UX一起,从需求分析入手,继而进行业务场景梳理,这时候没有具体的可以被测试的软件代码。不过这并不妨碍测试活动,比如一些纸上原型的设计:
这一阶段之后,我们已经有了用户故事,这时候QA需要和开发一起编写用户故事的自动化验收测试。当开发交付一部分功能之后,QA就可以做常规的用户故事测试了,几个迭代之后,QA开始进行跨功能需求测试和探索性测试等。根据探索性测试的结果,QA可能会调整测试策略,调整测试优先级,完善测试用例等等。
根据项目的不同,团队可以从不同的象限开始测试策略的制定。事实上,Q1-Q4仅仅是一个编号,与时间、阶段并无关系,Lisa Crispin还专门撰文解释过。
关于QA如何在软件分析的上游介入,并通过BDD的方式与业务分析师一起产出软件的各种规格描述,继而通过实例来帮助整个团队对需求的理解,ThoughtWorks的林冰玉有一篇文章很好的介绍了BDD的正确做法。如果将QA的外延扩展到在线的生产环境,制定合理的测量指标,调整测试策略,强烈推荐林冰玉写的另一篇文章产品环境中的QA。
其他职责
事实上,软件生命周期中有很多的活动处于灰色地段。既可以说是应该开发做,又可以说应该QA做,甚至可以推给其他角色(比如OPs)。不过我们知道,一旦涉及角色,人们就再也不会按照全局优化的思路来应对问题了。这种灰色的活动包括:
- 持续集成的搭建
- 测试环境的创建与维护
- UAT上的数据准备
- 代码中的测试代码的维护
- 测试代码的重构
在团队实践中,这些活动我们通常会让QA和开发或者OPs同事一起结对来完成。一方面避免知识孤岛的形成,另一方面在跨角色的工作中,也可以激发出更多不同的思路。
万能的QA?
虽然在这些活动中,QA都会参与,但并不是说团队里只要有一个QA就可以了。QA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侧重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比如需求分析阶段,如果有QA的加入,一些从QA角度可以发现的有明显缺陷的场景,则可以在分析阶段就得到很好的处理。另一方面,尽早介入可以设计出更合理的测试计划(比如哪些功能的优先级比较高,用户会更频繁使用,那么对应的测试比重也会更高)。在Story分析与书写阶段,QA可以帮助写出更加合理的验收条件,既满足业务需求,又可以很好的指导开发。
在和开发一起编写澄清需求时,主要是编写自动化验收测试,而不是实际编写业务逻辑的实现(虽然QA应该参与Code Reivew环节,学习并分享自己的观点);甚至在上线运维阶段,QA还需要和OPs一起来设计用户数据的采集指标(比如用户访问的关键路径,浏览器版本,地区的区分等),从而制定出新的测试策略。
扩展阅读
更多精彩洞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houghtWork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