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尘老师和她的朋友们一百贝想法
名嘴的毛病:高高举起,却无法妥妥放下

名嘴的毛病:高高举起,却无法妥妥放下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1-03-12 13:27 被阅读0次

    我们继续赏读荀子的《非十二子》。

    慎到和田骈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咖,稷下学宫的名嘴,齐王尊他们为“列大夫”,齐国智囊团成员,国策顾问,享受部长级待遇、“国务院津贴”。慎到和田骈的政治主张基本一致,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慎到的思想。

    慎到最初学习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他从道出发创立了一套法家的理论,揉道之无为与法之有为一体,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道、法 、势、术。

    慎到认为法最大,君臣百姓都应该依法行事,只有君主可以制定和修订律法,但是君主不可随心所欲,律法应该遵循道,因此律法本质上不是维护君主的私利,而是代表公共利益,很有一点西方君主立宪的意思。怎么能够保证君主立法不会只顾私利呢?谁来监督制约君主呢?如何能够确保君主制定出一部好的律法?慎到没说。更可怕的是,慎到甚至强调坏法也好于无法。慎到的法披了一件道的外衣,却无法保证表里如一。

    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慎到打了一个比方,君主是天上腾云驾雾的飞龙,飞龙只有在云雾中腾飞,没有云雾,飞龙和地上的蚯蚓没有什么区别。云雾就是权势,君主依仗权势统治国家,没有权势,君主和普通人没有差别。即使尧舜没有权势,百姓也不会俯首听命,因此君主必须拥有权势,臣子必须服从君主。慎到这一主张隐含了一个逻辑,即君权不是神授的,是拥护的人赋予的。这与权力来源于人民,君主只是信托人的现代观念相似。

    慎到反对人治,认为君臣无所谓贤良与否,只要有律法存在,君主不贤也可治国,但是如果没有律法,国家就无法治理。臣子也不需要贤良,臣子只要服从君主的命令,有能力把事情办成、办好就可以了。臣子不必贤良,但必须有能力,就是才第一,德第二,才比德重要。这就彻底否定了儒家崇奉仁义的圣王之道。

    有律法作依托,君主应该无为而治,不必事必躬亲,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具体事务应该由臣子负责,对君主忠心耿耿,夙夜不懈是臣子的义务。臣子办事不力,君主就追究臣子的责任。事情办坏了,臣子无法将责任推给君主。亡国之罪不是君主一个人的过错造成的,强国之业也不是君主一个人的功劳。无为而治,在慎到看来是一种驭人之术,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现代管理学的要义。

    慎到“道、法、势、术”的思想表面上自成体系,实际上存在许多自相矛盾之处,而且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落地实施。《战国策》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有一个人问田骈:“听说你品德高尚,不愿做官,只要能为老百姓做点事就行了,是这样吗?”

    田骈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齐人:“我从隔壁姑娘小芳身上知道的。”

    田骈一脸懵圈:“这怎么说?”

    齐人:“小芳发誓终生不嫁,可是不到三十岁,孩子却有七八个了,比嫁了人还厉害。你不做官,也没见你为我们做什么事,可是却有俸禄千钟,婢仆百人,比做官还显摆。”

    田骈羞愧得无地自容。

    慎到和田骈思想的矛盾之处,荀子一目了然,他评价说:崇尚律法却实际无法,轻视贤人君子,抛弃圣王之道,喜欢自搞一套。对上唯命是从,把律法抛到九霄云外;对下任其随波逐流,不讲德行修养。他们整天宣扬制定典章条文以治理国家,但我们只要仔细考察梳理他们的观点,就会发现那套东西完全脱离实际,根本没有落脚点,无法用来界定名分,治理国家。但他们说起来却似乎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普通人很容易被他们蒙蔽欺骗,就是慎到、田骈之流。

    如今,不少人在各种讲坛上高谈阔论,拥粉百万千万,像田骈一样身家千万,却不能给百姓带来一点好处。好歹慎到和田骈的理论还是原创,这些人贩卖的大多是西方的残羹冷炙,因此他们其实比慎到田骈差远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嘴的毛病:高高举起,却无法妥妥放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dx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