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落一是我的初中同桌,他是我见过最会写文章的人。可以说,这家伙不当作家真是可惜了。
初一的一节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微风——过”,问大家中间填什么动词好。
我说,“微风吹过。”
老师摇摇头,“粗俗。”
语文课代表,“微风拂过。”
老师摇摇头,“普通。”
粗鄙男,“微风飘过。”
老师火冒三丈,“你以为风和雪一样啊,不要乱说。“
这时,吴落一淡淡地说,“微风揉过。“
班上哇地一声,老师点点头,“不错,这个动词用得好。“
自此,吴落一奠定了八年级二班才子的称号。
初二有叶圣陶杯的作文比赛,吴落一理所当然地参赛。那次的作文主题叫风景,吴落一巧妙地把它意象化,把风景定为高处的风景,人习惯了高处的风景便不敢也不能往回走,曾经的风景一一丢失在背后。写得颇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我对他说,“你写得这么含蓄是不是不太好?“
他说,“这样才能体现出深度来。”
“哦。“
他到办公室把作文交给老师,老师看了一眼题目,“你怎么直接把题目叫做风景呢?这本来是主题啊,你可以换个题目的。“
吴落一说,“我不喜欢在题目上耍花样。“
老师蹙了一下眉头,“那就这样吧。“
好久以后,叶圣陶杯作文比赛结果出来了,吴落一没有获奖。当时他沮丧得脸色都变了,我说,“其实你写得蛮好的,那些傻评委不欣赏而已。“
吴落一没说话。
“或许你写得太好了,评委认为不应该是初中生写出来的东西,所以认为你抄袭的。“
“我没有抄袭。“
“我知道你没有抄袭,你写得很好了。“
“好了,你不要安慰我了,没有那么伤心了。“
“那你脸色这么难看。“
“好吧,就一点点伤心。“
“去打球吧,要不要?“
“走,去他妈的作文。“
后来,叶圣陶杯的作文比赛的优秀文章选集出来了,我挑了几篇看了一下。那些获奖的,大多把风景定义为感动的行为,助人为乐的行为。
其中一篇我印象蛮深的,就是作者写看到老奶奶插秧,很辛苦,于是也下田帮她,他们二人在田里插秧是作者认为最美的风景。
那篇文章文字生硬,有些地方读起来还不流畅,可偏偏就凭借主题获得一等奖,我看着我趴在桌子上的同桌,不免叹息。他的确写得有点怪。
一次,语文老师讲《小石潭记》,就介绍了作者柳宗元,说到他如何被贬。
我对吴落一说,“好像是个诗人都要被贬的。“
吴落一眼睛放光,认真地说,“其实不是这样的,是他们被贬所以才成为了诗人。”
我当时惊呆了,说,“你好厉害啊。”
吴落一没理我的恭维,继续说,“被贬的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作者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自己的情感也出现极大的波动,这时候写出来的诗才是上品,或者说,这时候他们才叫诗人。”
我当时有一瞬间这样想,“他妈的,他是不是初中生哎?”
吴落一接着说,“书上看来的,别大惊小怪。“
“我靠。“
吴落一除了语文好其余都不好,只能算马马虎虎过得去。
我除了语文不好,其他几门都挺好的。
初三我进了一中的实验班,也就是提前进入一中学习一年,吴落一当时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送给我,作为纪念。
那文章我至今印象深刻,全文引用不下于二十次,古诗中用来分别的句子都被他化用或引用到文章中。我感慨,“这家伙太牛逼了。“
中考分数出来,吴落一分数惊险地高于一中平行班录取线一分。他高兴地打电话跟我说,“我他妈考进去了。“
我高兴地说,“对啊,你他妈终于考进去了。“
初三下学期吴落一几次考试都不太理想,够不着一中录取线,不过中考运气有点好,对答案时发现不会做的好多都蒙对了。
高一,我在10班,他在18班。他没事就会来找我聊天,聊天的内容最多的是小说,其次是女生。
他说这两样他很感兴趣。
我说,“你最近是不是看小黄书了?“
他大笑,“我以为你很纯洁的呢!“
谈论最多的书是三叔的《盗墓笔记》。中考完的暑假,吴落一潜心修炼,在家一口气连续在手机上看了《盗墓笔记》五部。
打算看第六部的时候,眼镜不舒服了,他妈妈带他去医院一测,视力500多度。他妈妈以为他中考看书看太多了,近视了,其实是小说看多了。
于是,吴落一开始带眼镜了。说实话,吴落一带眼镜的样子,有点像古时候的书生,咦,不对啊,古时候没眼镜啊。
谈论最多的女生是他们班的一个安安静静的女生。我有一次和吴落一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他指着一个女生说,“你觉得她漂不漂亮?“
“一般吧,你看上她了?“
“有点好感的。“
“大哥,学习吧,你现在还是高一哎。“
“我知道。“
“知道你个鬼,你想谈恋爱也得到大学去啊。“
“算了,不聊这个了,聊书吧。”
“我靠。”
一次中午,我在教室解数学题,吴落一在我班级后门叫我,我转头,有点吃惊,于是放下笔走出班。
“你找我干嘛?“
“我有重要的事跟你说。“
“那说吧。“
“不行,我们到乐三亭去说。“
“为什么?“
“没为什么,走吧。“
我一脸懵逼,跟他走了。
到乐三亭时,他很严肃地跟我说,“我可能喜欢上那个女生了。我最近总是在上课时望着她,搞得我没心思听课。“
“我靠,你有病吧。“
“我当你是朋友跟你说,你怎么骂我呢?“
“好吧,不骂你,你觉得你喜欢那个女生这件事影响到你学习了?“
“对啊。“
“可是你平常也没怎么努力学习啊,你说你上课本来也没认真听。“
“我靠。你大爷。你关注一下重点好不好?“
“重点是你喜欢那个女生?“
“我就是想说这个。“
“所以你要干嘛?
“我不知道,我很乱。”
“我也不知道,你问我干嘛?”
“就是跟你说一下嘛,也不至于一个人闷着。”
后来的好几次,我们每次见面聊天都会聊到那个女生,三叔的《盗墓笔记》已经忘记了好久了,于是,聊书变成第二,聊女生变成第一。
时间漫不经心地走过,学校高一上学期结束就要分文理科,吴落一不喜欢理科,想去文科。可是,他不知道那女生打算怎么选。
我说,“你活得太憋屈了,选文理科也要考虑她。”
“你没经历过,你当然不知道喜欢一个人的感觉。”
“等下,我都忘了问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她的?”
“卧槽!我也不知道,感觉就是后知后觉的,经常望向她望着望着就对头了。”
“你大爷。“
吴落一四处打探,终于从她闺蜜问到了她会选择理科。
之后,这家伙认真地跟我说,“好兄弟,我陪你,一起读理科。”
“我靠你大爷,见色忘友的家伙,肯定是那女生选择理科了。”
“其实如果我们都选文科的话要重新分班,不知道会分到哪个班,选理科就肯定在原来的班上了。”
“我觉得你这样下去不行哎,快刀斩乱麻吧,赶紧表白,失败了好好读书,成功了那就一起好好读书。”
“不行不行,失败了还好好读书,怎么可能?就是这种状态蛮好的。”
“额,你真是贱啊。”
“你说什么?”
“我说你很贱哎。”
“你大爷的。”
分班后,我读理科,在28班;吴落一和她在12班,读理科。
高中的日子非常沉闷,成绩不好哭过,心情不好难受过,迷惑时都不知道干什么。我时常都有点不想做题目了,只想拿一本杂志看一下午。
吴落一也就普普通通地学习,生活,看女生以及,写点什么东西。
时间很快,高三上学期快元旦,我们在一块打球。那天我们心情都不是很好,我是因为成绩,他是因为成绩加女生。
打球的时候,他说,“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想过之后。我想考一个好大学,额,我想和她一起考一个大学。”
“去你丫的。我祝你失败。”
“你个混蛋。”
“她成绩比你好一点,大概40分吧,不多,也就几万名吧。”
“你他妈真是混蛋啊。”
“好了,不逗你了。”
沉默了一会。
他说,“我现在想表白。”
“什么?高一叫你表白你不做,高三了你居然表白。你真是要祸害别人啊。”
“你能不能听我说完?我的意思是跟她说,我想和她考同一所大学,这样我至少会更有动力。”
“一样的意思。你以为那女生听不出来吗?”
“我很想知道她对我的态度。”吴落一说这话时,声音低下去了。
我没说话,看着校园来来往往的同学。
最后他还是没有选择表白,即使他构思了一个下午,怎么把她在元旦晚会叫出来,又是怎么认真地跟她说。
他还是害怕吧,是啊,自古表白多白表。
元旦过后,吴落一认真地跟我说,“我要潜心学习了,不找你了,不打扰你了。如果我高考考得好,跟她分数差不多或者比她高,我就表白,如果低于她很多,我就放弃。“
“额,比她高大概是没可能了,加油。“
“你大爷,谢谢。“
之后整整六个月我没有跟吴落一说过话,我也没空说,我自己学习都废掉了,只能一心扑在学习上。
我们学校毕业照定在4月26号就拍了,不是在高考后。
那天拍毕业照,有的班级全体校服,有的班级全体班服,很潮的那种,每个人都试图穿戴得人模狗样,一表人渣。
我看见了吴落一,但我没跟他打招呼,就这么看着他,他好像在看那个女生,我感觉,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拍完毕业照,六校二联,三模,最后一次模拟考,高考,一切轰地结束。
高考出分后,吴落一打电话过来,他高兴地说,“我比平常多考了40多分,看来有希望了。”
我说,“恭喜恭喜。“
但是心想,”妈的,老子比平常少考了二十多分,呜呜呜。“
两小时后,吴落一又打电话过来,语气悲伤,“她也比平常多考了三十多分,我还是差她好多,怎么办啊?”
“你当初是这么说的,分数低于她好多就放弃。”
“三十多分算多吗?”
“不多,也就是你们相差8千名左右吧。”
“你还是这么残忍。混蛋。”
“大哥,我安慰了你,你也安慰我吧,我考得很差。”
“你考得再差也比我们好很多。安慰个毛线。”
“你大爷的。”
后来,我们约在一起打篮球。
他说,“本来我看到分数时喜出望外的,以为老天眷恋我,结果看到她分数时我知道老天一定是玩我,让我有那么一瞬间的开心再把我丢进悲伤的大海。”
“你他妈怎么这么文艺啊?”
“你忘记了我可是文学才子啊?”
“靠!不要脸。”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时间好像把我的喜欢磨光了,但又多多少少还有些,但是当你看到她时,那些似乎会再生,重新产出一大把的喜欢。”
“额,你讲得好玄乎啊。”
“算了,我听她朋友说她报考去四川成都了,我打算去南京。”
“我在苏州。都是江苏哎。”
他好像没听到我说的,自顾自说,“成都很远的,坐火车也要一天一夜。”
我说,“你没救了。”
最后,我去了苏州,吴落一去了南京,她去了成都。
本来就普通的故事,也注定没有一个精彩的结局。
大一上学期快期末,吴落一发QQ,“你说,去成都还有她爸妈陪伴,回来就是她一个人了。你说她那么瘦弱的人一个人坐火车回来多难啊,行李箱都不好提起来放在行李架上。”
“你怎么知道她坐火车?别人说不定做高铁呢,或者飞机呢!”
“妈蛋,你总是把我的意境破坏掉。”
“谈恋爱又不是写诗,你想得太不现实了。”
“我还是有点想她。”
“其实,你在想喜欢她的自己吧。”
“你不要绕圈子。”
我发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包。
他发了我一条信息,“校服是我和她唯一穿过的情侣装,毕业照是我和她唯一的合影。“
我回复,“地球还特么是你和她唯一的家园。“
“你他妈怎么知道?“
“用烂了。“
“你真是混蛋,我每次抒情都被你破坏掉。“
我又发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包。
几天后,吴落一会从南京回到家,我会从苏州回到家,她会从成都回到家。
就好像我们从家里去往不同地方一样的感觉。
吴落一不知道的是,我知道他写了一封长长的情书,全文引用不下二十次,古诗中用来表达情意的诗句被他化用或引用到文章中。我感慨,“这家伙太牛逼了。“
我是无意间看到那封信的。字迹清晰,不像他平常写的,我知道他是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写的。可是,无论写得多么好,写得多么认真,它永远不能被她打开,只能缩在角落冷冷清清。
十六岁那年,吴落一遇到了一个单纯可爱的姑娘,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眼中万物为之失色。
他当时什么都没想,就只想和她在一起。那是他第一次有了心动的感觉,也是那时候他突然懂了,为什么周幽王那个二百五会烽火戏诸侯。
只可惜,校服是他和她唯一穿过的情侣装,毕业照是他和她唯一的合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