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即是坐下来判断自己。
——易卜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46148/acead89cfbcda62d.jpg)
01 为什么你的写作好似低水平重复学习?
在写作之前,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在知识变现的洪流下,你属于哪一种学习者呢?
第一种是松鼠型学习者。
可爱的松鼠总会在寒冬来临之前把松果搬到自己的洞穴,勤劳的松鼠总会在洞穴里堆满一座小山的松果。
但奇怪的是,寒冬来临的时候,很多松鼠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把松果储存在哪里了?只能吃到离自己最近的几个树洞的存粮。
到了第二年冬天,历史总是重复的上演,松鼠到处堆积松果,但结果永远是低水平的重复。
虽然松鼠十分勤劳,每天都在努力的搬运松果,但到了第二年冬天,一切又是从零开始。
那么松鼠型学习者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知识付费的时代里,缺乏的并不是知识。缺乏的是整理知识的结构思维。
很多公众号的好文章,我们阅读后会点击收藏,但过了一段时间,想要在翻阅这篇文章时,却找不到了,这就好像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缓解焦虑,可是越学习越焦虑,陷入了一个怪圈。
与松鼠型学习者相反的是蜜蜂型学习者。
蜜蜂的习惯是在采蜜前先把蜂巢的框架搭好,然后努力采蜜,分工明确,与此同时,继续搭丰巢的框架,这样在采蜜的过程中,丰巢也越来越大,框架也越来越完善,便可以容纳更多的蜜蜂。
小小的蜜蜂,看似不起眼,每天只是微不足道的努力,结果做出自然界最神奇的建筑。
蜜蜂型学习者是先从最简单的知识学起,打好底层逻辑思维,运用结构思维,用全局观来以终为始,搭建框架,理清自己的路径,再一点一点的积累,现在自媒体领域的大咖基本都是蜜蜂型学习者,毕竟地基越牢,高楼才会建得越高。
02 怎样才能为自己搭好框架呢?
框架式思维就好似结构思维,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理清这件事情的结构,精准目标,再去努力。
所有的牛人都有属于自我特色的框架,他们在某一领域如此优秀,是因为他们熟练掌握了某种高级技巧。
只要反复研究牛人的框架,就能发现他们写作与其他普通写作者的不同。
结构化思维应当怎样清晰目标呢?
首先要确定自己发展的领域,其次需要持续稳定地输出优质内容,最后成为某一细分领域的专家,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打造个人品牌。
新手最忌讳目标多元化,比如写作这件事儿,今天写育儿,明天写理财,后天写职场,涉猎广泛,但什么都不精通。
切记贪多嚼不烂,新手能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就很不错了。
2020年即将迎来个人品牌时代,在后续发展的几年,每个人都是一家公司,所以我们要划分好自己的专一领域,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专家。
认定好这一领域,和自己死磕,不断更新自己,继续拓宽认知,不懈努力,在时代的风口上,每个人都能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
普通人要想在有生之年事业有成,拼命只是标配而已。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融入一个优质的圈子很重要,先融入圈子,通过高手领路,多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坚持搭建框架迭代思维,将之变成习惯,才能成为行家。
如果因为过分追求完美,在学习过程中认为自己这件事没有达到完美,就不敢开始做,其实就是发出危险的借口,开始固步自封的信号。
放下完美,干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