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佛一眨眼,就快60岁了。这辈子,就这样进入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人生闭幕式,没什么惊天动地坎坷崎岖,没什么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自然也就没什么一唱三叹可歌可泣,在单位同事总说我随和老好人,在家里家人老说我憨厚窝囊废,我不置可否,就这样随性随心地消磨着光阴,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个随和人。
究竟什么是随和?
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
随和到底是什么呢?于是想去平台一查究竟。微博上说,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这说法太宽泛了,云里雾里。
问知乎,知乎说,随和是密林间洒落的阳光,是山谷里吹过的凉风,是寒冬里温暖的火炉;随和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这说法让人觉得颇有诗意,但我却仍然不得要领。
还是百度百科来的直接,所谓随和,意思就是指顺从、谦和。这解释我认可。
“随和”最早出处于楚辞。《楚辞·王褒〈九怀·陶壅〉》:“瓦砾进寳兮,损弃随和。”洪兴祖补注:“随侯之珠,和氏之璧。”用来比喻高洁的才德。兜兜转转,原来“随和”这词,出自和氏璧和随侯珠这两个宝贝。
这两个宝贝都出自我们随州。作为随州人,我真骄傲,难怪“随和”的品性融入了我们随州人的骨子里,原来这是传承的力量。
真实的世界里,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人活着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把快乐找出来。什么都追求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不是最好的活法. 你随和,生活才随和。
随和,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随和,需要与人为善的品质,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准则。
随和的人,首先是聪明的人,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随和的人,是谦虚的人,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随和的人即使“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也是”难得糊涂“的智慧。你随和,生活才随和,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
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慧者;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善于随和的人,方能悟到随和的真谛。
做到随和的人,必定是高瞻远瞩的人,宽宏大度的人,豁达潇洒的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随和的人,才能发现周围的真善美,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赐予的快乐。
随和,是在顺境中恬澹,在困境里安闲;随和,是解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
随和是一种心态,随和的人有好运;随和是一种本质,随和的人有好命;随和是一种才能,随和的人有好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