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制约需求的供给“短板”,除了一般社会产品的供给,还应下深水保证环境供给,包括硬环境、软环境。
在硬环境方面,重点是设施和生态供给。应加强网络化、物联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建设,从管网衔接到物物互联、从消费体验到生活舒适,都真正将数字化和生态化的理念融入环境硬件,使其每一项构成都内含“互联网+”的“智能因子”、“绿色+”的“生态元素”。
在软环境方面,重点是配套的公共服务供给。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最关键的公共服务,应当是产品质量全程监测和利于适当释放消费潜力的金融创新。
产品质量监控,应推行“监管部门(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监测)+社会舆论(广泛监督)+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的链条模式,以充分保证监测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保证管控的及时性和可控性,保证执法的权威性和惩戒性。
消费金融创新,应着眼于适当释放特定群体的消费潜力,建立专业化的个人消费金融体系,并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和平等特点,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及“众筹”等投融资模式,促进消费理念从“借钱消费”向“边消费边赚钱” 转换,进而构建起投资者、融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赢生态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