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50775/60b382c548e5ea98.jpg)
步入中年以后,就有些自欺欺人,不太愿意提及自己的年龄,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老外把打听女人的年龄视为无礼,着实戳心。
岁月的年轮似乎越转越快,明明才过不惑,转眼又将知天命。嗖嗖增长的年龄,直叫人心惊肉跳。
那些看不见的隔膜,变相的歧视,也随之而来。
01
去年参加过一个写作培训班。虽然明知自媒体是年轻人的天下,但是因为太热爱码字,因为不甘心,还是拿出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涉足其中。
写作培训班要求学习期间必须做到日更,结业时评出若干优秀者,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日更任务,期间还出了一篇小爆文。结业时,我被评为优秀学员。
本来是件皆大欢喜的事,可是老师在宣读获奖名单时,特别提到我的年龄:“年纪这么大还来学习,精神可嘉,应该评为优秀学员。”
这句话一度让我很不爽,但是,在这个年轻人的天下,除了拿出真本领证明自己,说什么都是多余。
我并不在意能否评上优秀学员,我在意的是这个优秀学员的称号是不是凭我的写作能力获得的。
廉价的施舍,我不要。
朋友也有相似的经历。他去考一个资格证,周围的考生都是年轻人,只有他是个两鬓斑白的中年人,在一群人里显得格外扎眼。
全场考试,监考老师都在他旁边溜达。最后收卷时,监考老师终于没能憋住,带着无限同情的口吻问他:“你这么大年龄了,怎么还来考这个证?”
朋友囧得答不上话来,只尴尬地笑笑。那场考试他没过,后来他没有再去考,因为实在没有勇气,去面对满室的年轻人,和监考老师怜悯的目光。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是迟则迟矣,总比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要好吧!
其实何止外人,家人也是这么看你。我跟丈夫说,退休后我不想呆家里,要外出打工。丈夫头都懒得抬:“你打工?谁要你?要文凭没文凭,年龄又这么大,去扫个厕所还差不多!”直接把我怼墙上,气得我半天说不出话来。
可是我不得不承认,丈夫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看如今的招聘,要么有学历要求,要么有年龄要求,要么二者兼具。像我们这种人去应聘,人家都是眼球朝上,白多黑少。
我嫂子退休后跳舞弹琴,练字画画,忙得不亦乐乎。我问她在哪儿学毛笔字,她说老年大学,我当场笑喷。
这么年轻漂亮这么朝气蓬勃的一个人,怎么会跟老年大学搭上界?可事实就是如此,人过中年,就已被社会直接归入老年,没人再对你有兴趣。
对我们嘘寒问暖、最热情最贴心的,除了卖保健品的,无他。
02
在很多人眼里,中年人似乎就该安于现状,就该俯首认命。若还想折腾什么,必会被视为异类。
可我真不这么认为。我宁愿把中年,看成人生的第二次扬帆起航。
诚然,中年人确有很多劣势。记忆力、反应力、灵敏度都不如年轻人,健康状况也开始下滑;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知识更新速度更是无法跟上社会进步的速度。
但是,中年人也有属于自身的很多优势。
经历了诸多风雨坎坷,我们的心态要比年轻人更平和,更包容,也更有弹性;
中庸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变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喜忧参半的人生,让我们学会了以苦为乐;
识尽愁滋味的我们,即便欲说还休,也只道天凉好个秋……
如果说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那么中年就是这后半场的起点。
孩子已长大,父母尚健康,自己还未曾老去,这是一段难得的好时光。
辛苦忙碌大半辈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对自己稍稍奢侈一点,可以理直气壮对自己好一点,可以真正开始,为自己活一把。
那些年轻时因为生活负累放下的梦想,又可以重新拾起;
那些曾经远离了的诗歌与远方,又开始隐约可见;
而且,中年的我们比年轻人更懂得珍爱生命。节制饮食,早睡早起,规律生活,养生锻炼。我们不会再拿健康换金钱,因为在健康和物质之间,我们知道孰重孰轻。
对于那些一直在努力从未放弃自己的人,中年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季节,许多人一直到中年以后,才开始收获人生的硕果。
去年,因为胃疾我去长沙看病。我的主治医是个女教授,既漂亮又有气质。在候诊时,她身后跟着一群白大褂,风一般从我跟前走过,女王范十足。大家都恭恭敬敬地叫她老师,连她眼角的皱纹和两鬓的白发,似乎都在昭示着她的成就和不凡。
我特意上网查了,她只比我大一岁,名下的头衔却有一大串,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当时的我深受刺激,惭愧了很久。面对中年的她,除了敬慕,哪敢有半点轻慢之心?
03
先生有个同事,年轻时很热爱摄影。摄影特别费钱,全靠自己掏钱来养,而且当时也完全看不到希望。但是他凭着一股子韧劲,一直默默坚持着。
2006年,他拍摄的记录片获得了国际国内多项大奖。拍这部片子,他前后耗时三年,连大年初一都冒着严寒在外拍摄,期间付出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
如今,自媒体红火,他又把自己的公众号做得风生水起。
中年对于他,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更上层楼的机会。在这将老未老的日子里,他把人生,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然,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一直为生活所累,虽然人过中年,依然一无所获。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自我放逐的借口。
虽然前人说人到中年万事休,但我仍愿相信,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没有哪一段人生,可以被轻看被歧视被糟蹋。
我相信,每一段人生,都自有它的丰盈和富饶。
春华与秋实,各有各的美。
中年,不过是人生下半场的开始,没什么可怕。我们能做的,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看看韩国,不少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又重返社会再就业,在力所能及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再看看美国,在医院,在老人公寓,活跃着很多中年乃至老年义工。哪里需要关怀,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丰盛与否,有时只在一念之间。
对于中年人,最大的敌人,不在外界,而在自己。
想要不被看轻,先让自己有料。没有价值,就没有发言权。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却不闻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新人的锐进勇猛,与旧人的老辣经验,其实不相上下。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纵有岁月神偷,中年宝刀不老。
网友评论